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河行即目(其二)赏析

河行即目(其二)

明 · 凌义渠
撼地殷天势欲吞,萧萧竹笪系何门。
荒祠古像随流塌,茅屋穷黎逐水奔。
凉窭不堪装更薄,纵横怪尔盗犹存。
风波咫尺艰如许,竟日沿洄只绕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河流沿岸的景象,充满了动荡与变迁的氛围。开篇“撼地殷天势欲吞”,以强烈的气势描绘出河流汹涌澎湃,仿佛要吞噬天地的壮阔场景。接着“萧萧竹笪系何门”,通过竹笪与未知的门的联系,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脆弱的环境感。

“荒祠古像随流塌,茅屋穷黎逐水奔”两句,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荒废的神庙和古老的雕像随着水流倒塌,贫苦的村民则被迫随波逐流,逃离家园,展现了自然力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凉窭不堪装更薄,纵横怪尔盗犹存”中,“凉窭”可能是指寒酸或贫穷,这里表达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而“纵横怪尔盗犹存”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混乱,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盗贼依然存在,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最后,“风波咫尺艰如许,竟日沿洄只绕村”总结了整幅画面,强调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即使在咫尺之间,也充满了挑战,人们只能日复一日地在村庄周围徘徊,寻找生存之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现实,以及作者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