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丁酉罢摄乐清寓柳市庄居和林惠叔见寄
宋 · 周行己
怀禄非其心,事君要以道。
古来际遇间,每恨见不早。
观其风云会,事业何草草。
卓哉张子房,器博用殊少。
恐量世主心,用此恰恰好。
所以收其才,远从赤松老。
富贵非利达,贫贱非枯槁。
超超圣贤心,吾欣愿执扫。
古来际遇间,每恨见不早。
观其风云会,事业何草草。
卓哉张子房,器博用殊少。
恐量世主心,用此恰恰好。
所以收其才,远从赤松老。
富贵非利达,贫贱非枯槁。
超超圣贤心,吾欣愿执扫。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子房的敬仰与感慨。张子房,即汉初谋士张良,以其深谋远虑、智勇兼备而著称。诗人通过赞美张子房,表达了对那些能以道事君、不为名利所动的贤者的向往。
“怀禄非其心,事君要以道。”开篇点明了诗人并非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是以道义为行事准则,忠诚于君主。这体现了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
“古来际遇间,每恨见不早。”诗人感叹历史上许多贤者因时机未到或君主不明而未能得到重用,表达了对历史中那些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之人的同情。
“观其风云会,事业何草草。”诗人观察到历史上的风云变幻,感叹那些有才能的人在事业上往往未能充分施展,成就有限。
“卓哉张子房,器博用殊少。”接着高度赞扬张子房,认为他器识广博,但实际运用的机会却很少,表达了对张子房才能未尽其用的惋惜。
“恐量世主心,用此恰恰好。”诗人推测如果君主能正确理解并欣赏张子房的才能,那么张子房的贡献将会是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对理想君臣关系的期待。
“所以收其才,远从赤松老。”诗人指出,正是因为张子房的才能得到了恰当的使用,他最终得以远离尘嚣,与隐士赤松子共度晚年,享受宁静的生活。
“富贵非利达,贫贱非枯槁。”诗人强调,真正的富贵并不在于物质的富有,而在于内心的充实和平静;贫贱也不等于生活的困苦,而可能是精神的自由和独立。
“超超圣贤心,吾欣愿执扫。”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圣贤境界的向往,愿意像张子房那样,即使只是打扫庭院,也能保持内心的高洁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张子房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诚、智慧、理想君臣关系以及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