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游北固
日明知海气,云尽识江天。
古树开僧寺,寒潮荡客船。
登临殊有意,濡足祗堪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时节的旅行情景,选择了三山烟雨之地,展现出一种淡泊而宁静的意境。"日明知海气"暗示了诗人对大海的亲近和对未知的探索,而"云尽识江天"则表达了他对江天开阔景象的领悟。古树环绕的僧寺和寒潮中的客船,增添了旅途的孤寂与诗意。最后两句"登临殊有意,濡足祗堪怜",表达了诗人对登高远望的深深感慨,虽然旅途艰辛,但心中的意蕴和对自然的欣赏超过了身体的疲惫。整体上,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富有哲理的山水诗,体现了明代诗人盛时泰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
词语解释
潮荡的意思:潮水般的起伏。 老舍 《赶集·微神》:“我们就这样坐着,听着彼此心血的潮荡。”...
登临的意思:◎ 登临 dēnglín[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海气的意思:(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汉书·武帝纪》:“朕巡 荆 扬 ,辑 江 淮 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 。” 唐 张子容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景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清 周亮工 《钱塘江示王古直》诗:“海气喷江折, 吴 山搅 越 青。”(2).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唐 骆宾王 《蓬莱镇》诗:“野楼疑海气,白鷺似江涛。”参见“ 海...
寒潮的意思:[释义](名)从北方寒冷地带向南方侵袭的冷空气。 [构成]偏正式:寒(潮 [例句]西北的寒潮已到来。(作主语)...
何适的意思:到哪儿去。 汉 袁康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王以 奢 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问 朱 何适, 朱 告以北上。”...
江天的意思:◎ 江天 jiāngtiān[the sky over the river] 江面上的广阔空际万里江天...
客船的意思:◎ 客船 kèchuán[passenger ship(或boat)] 运送旅客的航船...
明知的意思:◎ 明知 míngzhī[be fully aware;know perfectly well] 知道得很清楚明知故问...
濡足的意思:沾污了脚。指被沾污。《楚辞·九章·思美人》:“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王逸 注:“又恐污浞,被垢浊也。”《后汉书·崔駰传》:“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掛不顾。人溺不拯,则非仁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门户》:“当 明 中叶,门户纷紜之时,无一人濡足者,亦可见家法之恭谨矣。”...
三山的意思:(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
僧寺的意思:佛教寺院。《魏书·儒林传·卢景裕》:“ 景裕 寓託僧寺,讲听不已。未几,归本郡。”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真坛净社·僧寺》:“ 汉明帝 於东都城门外立精舍,以处 摄摩腾 竺法兰 ,即 白马寺 也。 腾 始自 西域 ,以白马驮经来,初止鸿臚寺,遂取寺名,剏置 白马寺 ,即僧寺之始也。 隋煬帝 改曰道场,后復曰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刘勰 自二十三、四岁起,即寓居在僧寺钻研佛学。”...
岁暮的意思:[释义](名)〈书〉一年快完的时候。 [构成]偏正式:岁(暮 [例句]岁暮天寒。(作主语)...
有意的意思:◎ 有意 yǒuyì(1) [purposely;deliberately]∶故意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2) [have a mind to;be disposed to]∶有心思有意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