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其七)
明 · 孙蕡
龙门佳致接仙山,旧筑茅堂紫翠间。
方外羽人霞作袂,瀛洲归客玉为颜。
常时望气怀京国,午夜朝真响佩环。
愿祝圣朝千万寿,还随笙鹤到天关。
方外羽人霞作袂,瀛洲归客玉为颜。
常时望气怀京国,午夜朝真响佩环。
愿祝圣朝千万寿,还随笙鹤到天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归隐图景。诗人以“龙门佳致接仙山”开篇,将潜溪先生归隐之地与仙山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旧筑茅堂紫翠间”一句,点明了先生归隐之所的自然环境之美,紫翠环绕,仿佛置身于一片幽静而神秘的森林之中。
“方外羽人霞作袂,瀛洲归客玉为颜”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仙人与归客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飘逸。霞作袂,意味着仙人衣袂如霞般绚烂;玉为颜,则是形容归客容颜如玉,清雅脱俗。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人物的非凡气质,也暗示了归隐生活的高洁与美好。
“常时望气怀京国,午夜朝真响佩环”则进一步揭示了潜溪先生内心的矛盾与向往。他虽已归隐,但心中仍时常怀念京城的生活,午夜时分,仿佛能听到真君的佩环声响,既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也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最后,“愿祝圣朝千万寿,还随笙鹤到天关”表达了诗人对潜溪先生归隐生活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通过这一句,诗人的爱国情怀得以展现,使得整首诗在赞美归隐生活的同时,又融入了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归隐者的生活场景与内心世界,同时融入了对自然、精神追求以及国家的深情厚意,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