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游龙山鹿苑有作
唐 · 齐己
龙山门不远,鹿苑路非遥。
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
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
闻说峰前寺,新修白石桥。
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
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
闻说峰前寺,新修白石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龙山门:指一个位于龙山的入口处。不远:表示距离近。
鹿苑路:可能是一个地名,通往鹿苑的地方。
非遥:不是遥远的意思。
合逐:适合跟随,这里指随心所欲。
闲身:空闲的身体,这里代指闲适的心情。
何须:何必。
待客招:等待别人的邀请。
年华:岁月,年岁。
残两鬓:使两边的鬓发变得斑白,形容年老。
筋骨:身体的骨架和肌肉,这里泛指身体。
倦长宵:厌倦长夜,暗示夜晚难眠。
闻说:听说。
峰前寺:山峰前面的寺庙。
新修:最近修建。
白石桥:用白石建造的桥。
翻译
龙山的门并不远,到鹿苑的路也不是很遥远。随着自己的闲暇身心而去,何必等待别人的邀请。
岁月已经让两鬓变得斑白,长时间的辛劳使筋骨感到疲倦。
听说山峰前的寺庙,最近修建了一座白石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龙山门不远,鹿苑路非遥”通过地名设定了一种亲切且易于达到的场景,传递出一种随时可以踏足自然之境的轻松心情。紧接着,“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表明诗人想要顺从内心的愿望,随意而行,无需等待他人的邀请,这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和自在的心态。
中间两句“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身体渐感疲惫的无奈。这里通过对头发变白和身体疲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不再年轻的感慨。
最后两句“闻说峰前寺,新修白石桥”则转换了情绪,通过听闻远方美景的消息——一个新的白石桥在山前的寺庙中被建造而成,诗人心中似乎又燃起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这里的“新修白石桥”不仅是自然风光的一部分,更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既有向往又带有些许哀愁的情怀。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之余,也不忘倾泻出对生命流逝、身体衰老的深刻体会。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学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