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望霩衢田家赏析

望霩衢田家

明 · 沈一贯
海气日蒸天,居人亦自怜。
深春千嶂雨,瘠土一刀田。
官税无高下,农时浃岁年。
干戈今告罢,渐有几家烟。

拼音版原文

hǎizhēngtiānrénlián

shēnchūnqiānzhàngdāotián

guānshuìgāoxiànóngshíjiāsuìnián

gānjīngàojiànyǒujiāyā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一贯的《望霩衢田家》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首句“海气日蒸天”展现了海边地区湿气蒸腾的景象,暗示了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接着,“居人亦自怜”表达了农耕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流露出一丝自怜之情。

“深春千嶂雨”描绘了春天雨量充沛,山峦叠嶂的田园景色,显示出自然生机盎然。然而,“瘠土一刀田”则揭示了土地贫瘠,农民耕耘艰辛的现实。“官税无高下”反映了当时税收制度对农民的压力,不论田地好坏,税负均不轻。

“农时浃岁年”强调了农民一年四季辛勤耕耘,期待丰收的辛劳。“干戈今告罢”暗指战乱已暂时平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丝安宁。“渐有几家烟”以炊烟升起象征着村庄的复苏和生活的希望,预示着田家生活可能逐渐好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展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丰收的期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干戈的意思:[释义](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 [构成]动宾式:干|戈 [例句]化干戈为玉帛。(作宾语)...

干戈的意思:[释义](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 [构成]动宾式:干|戈 [例句]化干戈为玉帛。(作宾语)...

高下的意思:[释义](形)(程度)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构成]并列式:高+下 [例句]两人的技术不分高下。(作宾语)...

高下的意思:[释义](形)(程度)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构成]并列式:高+下 [例句]两人的技术不分高下。(作宾语)...

官税的意思:官府所征收的租税。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贫虚,或先取粟麦价,及至收穫,悉以还债,又充官税,颗粒不残。”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而 朝鲜 咸镜道 等处,淘金者计七万餘人,除纳官税外,每岁出口之金,尚值银二三百万两。”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二章:“我十二岁那年,妈和弟弟饿死了,爹叫官税和财主们的阎王债逼得没法过了,就带着我出外逃活命。”...

海气的意思:(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汉书·武帝纪》:“朕巡 荆 扬 ,辑 江 淮 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 。” 唐 张子容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景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清 周亮工 《钱塘江示王古直》诗:“海气喷江折, 吴 山搅 越 青。”(2).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唐 骆宾王 《蓬莱镇》诗:“野楼疑海气,白鷺似江涛。”参见“ 海...

瘠土的意思:不肥沃的土地。《国语·鲁语下》:“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韦昭 注:“磽确为瘠。” 汉 张衡 《西京赋》:“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繫乎地者也。” 明 归有光 《论三区赋役水利书》:“夫高阜之地远不如低洼之乡……低乡水退,次年以膏沃倍收,瘠土之民艰难百倍也。” 孙中山 《农功》:“反磽确为沃壤,化瘠土为良田,地利之关乎人力,概可知矣。”...

居人的意思:◎ 居人 jūrén[inhabitant] 住在家里的人;居民巷无居人...

浃岁的意思:一年;经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京师敕建寺》:“ 普陀 、 清凉 、 峨眉 ,凡占地四顷有餘,亦浹岁即成。”《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唐寅 ﹞与里狂生 张灵 纵酒,不事诸生业。 祝允明 规之,乃闭户浹岁。” 清 侯方域 《重学校》:“攀附夤缘,浹岁不絶。”...

农时的意思:◎ 农时 nóngshí[farming season] 在农业生产中,每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农耕季节和一定的耕作时间...

深春的意思:◎ 深春 shēnchūn[late spring] 暮春...

岁年的意思:(1).年月;时光。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旅游 京 洛 ,颇积岁年。”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明 高启 《松隐居为戴叔能赋》诗:“山中相依岁年久,羡君独结苍髯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且移无用之岁年为有用之岁年,移空费之脑力为实益之脑力。”(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自怜的意思: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见“ 自怜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