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朔江门观涨
明 · 陆深
渺渺烟波连海门,长风吹浪昼为昏。
矶头锦树随船出,天上银河倒地喧。
便欲乘槎贯牛斗,却愁断梗失山村。
新寒十月登楼望,岸草汀花半不存。
矶头锦树随船出,天上银河倒地喧。
便欲乘槎贯牛斗,却愁断梗失山村。
新寒十月登楼望,岸草汀花半不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十一月朔江门观涨》描绘了江面壮阔的景象。首句“渺渺烟波连海门”展现了江水浩渺,与海相连的开阔画面,烟波浩渺中透出江潮的气势。次句“长风吹浪昼为昏”则通过长风和巨浪,渲染出江面波涛汹涌,仿佛使白昼都为之昏暗,凸显了涨潮时的壮观。
“矶头锦树随船出”写的是船只在激流中穿行,两岸的锦绣树木似乎随着船只移动,富有动态感。接下来,“天上银河倒地喧”运用夸张手法,将江水比喻为倒挂的银河倾泻而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涨潮时的声势。
诗人的情感转折在“便欲乘槎贯牛斗”处,表达了想要乘船直上星河的愿望,然而“却愁断梗失山村”又流露出对未知的担忧,担心自己像漂流的木梗一样迷失在茫茫江面,远离了熟悉的山村。
最后两句“新寒十月登楼望,岸草汀花半不存”,诗人站在楼上,感受到初冬的寒意,眺望江面,感叹十月已至,岸上的花草大半凋零,增添了季节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涨潮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