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再次韵时闰九月九日菊赏析

再次韵时闰九月九日菊

元末明初 · 刘基
秋来有菊即重阳,曷问他乡与故乡。
愁见飞蓬垂雪领,笑搴落蕊入霞觞。
陶时莫讶逢馀闰,遣兴聊图不永伤。
岁晚移根深记取,勿令红紫间中黄。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以重阳节赏菊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秋来有菊即重阳"点出时令,表明诗人借菊花来庆祝重阳佳节。"曷问他乡与故乡"则流露出对远方和家乡的深深牵挂。

"愁见飞蓬垂雪领"通过比喻,将飞蓬(一种随风飘荡的草)比作白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岁月催人老而产生的愁绪。"笑搴落蕊入霞觞"则转而写诗人面对美景,暂且忘却忧愁,以欢笑的姿态举杯共饮,欣赏着落花的美好。

"陶时莫讶逢馀闰"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示诗人虽身处闰月,但依然保持乐观,不因时序延长而感到惊讶。"遣兴聊图不永伤"表达诗人借饮酒赏菊来排遣心中的哀伤,寻求短暂的快乐。

最后两句"岁晚移根深记取,勿令红紫间中黄"寓意深远,告诫人们在岁月更迭中,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让生活中的世俗纷扰(红紫代表繁华,黄可能象征衰败)影响到内心的宁静,保持淡泊之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有对时光的感慨,同时寓含着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词语解释

不永的意思:谓寿命不长久。 汉 韦贤 《讽谏》:“迺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惟王统祀。”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刘眘虚》:“惜其不永,天碎国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爱堂 ﹞霍然惊寤,自知不永。”...

飞蓬的意思:(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2).比喻轻微的事物。《管子·形势》:“飞蓬之问,不在所宾。” 许维遹 案:“飞蓬,言其轻微也。‘问’应作‘间’,‘间’与‘諫’通。諫而不听者谓之轻微之諫。”(3).比喻蓬乱的头发。 晋 左思 《白发赋》:“髮乃辞尽,誓以固穷。昔临玉颜,今从飞蓬。...

故乡的意思:[释义](名)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构成]偏正式:故(乡 [例句]故乡是一首诗。(作主语)...

红紫的意思:(1).红色与紫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正色,红紫则是正色以外的间色。《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朱熹 集注:“红紫,閒色不正,且近於妇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 李轨 注:“苍蝇间於白黑;红紫,似朱而非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清 曹寅 《孔雀》诗:“有时妬红紫,独立愁云天。”(2).红花与紫花。 唐 韩愈 《晚春》诗:“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鬭芳菲。”...

记取的意思:[释义](动)记住(教训、嘱咐等)。 [构成]偏正式:记〔取 [例句]记取经验教训。(作谓语)...

遣兴的意思:抒发情怀,解闷散心。 唐 杜甫 《可惜》诗:“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元 曾瑞 《喜春来·寻乐》曲:“湖山遣兴还诗债,杖履寻芳释闷怀。”《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偶尔遣兴之作,颇不足观。” 袁鹰 《不灭的诗魂》:“他一生写了那么多诗,却很少单纯消闲遣兴的笔墨。”...

他乡的意思:[释义](代)家乡以外的地方(多指离家乡较远的)。 [构成]偏正式:他(乡 [例句]流落他乡。(作宾语)[反义]故乡...

霞觞的意思:犹霞杯。 唐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诗之二:“霞觴共饮身虽在,风驭难陪跡未闲。”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觴灩灩金。” 清 李渔 《风筝误·习战》:“喜孜孜归来帐房,笑吟吟自捧霞觴。”...

移根的意思:犹移植。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啊,我污池中的白莲,如今才移根在 瑶池 里来了!”参见“ 移植 ”。...

永伤的意思:长久忧思;长久哀伤。《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红楼梦》第八七回:“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 清 恽敬 《女婴圹铭》:“追埋铭于婴之壙前,前五步,志永伤焉。”...

重阳的意思:[释义](名)指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叫重阳。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构成]偏正式:重(阳...

中黄的意思:(1).亦称“ 中黄伯 ”。古勇士名。《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奋 中黄 育获 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 吕延济 注:“ 中黄伯 、 夏育 、 乌获 ,皆古之力士也。”(2).泛指勇士。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拒间》:“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黄。”(3).指 中黄子 。传说中的仙人。见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 宋 苏轼 《和读山海经》之四:“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黄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 冷启敬 ,隶 淮阳 ,遇异人,授 中黄 大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