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其一)赏析

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其一)

明 · 张元凯
华月升高檐,广除步靡靡。
百年几何时,繁忧徒萃止。
结发事远游,轨路多荆枳。
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
犹存临邛壁,欲探于陵里。
苦竹善钩衣,扁石恒碍履。
雀角穿我巢,谷风漂我垒。
哀哀慈母傍,怨慕羞称子。
脱粟尚弗充,何言甘与旨。
值此劬劳辰,乃惊犬马齿。
四十无闻焉,云何不遄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其一)》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之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深感慨。首句“华月升高檐”以明亮的月亮升起象征着岁月如梭,而“广除步靡靡”则表达了诗人步履沉重,心情抑郁。接下来,“百年几何时,繁忧徒萃止”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忧虑的累积。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离家远游,道路充满艰辛,“轨路多荆枳”,暗示了旅途中的困苦。“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则寓言了经历挫折后返回故乡的无奈与感慨。诗人还提及了家中贫困的生活状态,如“苦竹善钩衣,扁石恒碍履”,以及家庭的困境,如“雀角穿我巢,谷风漂我垒”。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诗人深感母亲的辛劳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哀哀慈母傍,怨慕羞称子”,表达出对母亲的愧疚和自责。生活的困苦使他意识到自己年岁已高,“值此劬劳辰,乃惊犬马齿”,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却一事无成。最后两句“四十无闻焉,云何不遄死”更是流露出对命运无望的绝望情绪,表达了诗人深深的自我质疑和对生命的厌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中秋这个特殊的日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词语解释

哀哀的意思:悲伤不已貌。《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 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哀哀 建威 ,身伏斧质。” 唐 李咸用 《湘浦有怀》诗:“鸿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画 瀟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书僮吓的不敢言语,只哀哀的哭。” 赵朴初 《访广岛》诗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满座闻之摧心肝。”...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遄死的意思:...

慈母的意思:◎ 慈母 címǔ[loving mother] 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古称抚育自己成人的庶母为慈母...

萃止的意思:聚集。止,语尾助词。《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鴞萃止。” 毛 传:“萃,集也。”《周书·儒林传·沉重》:“所望凤举鸿翻,俄而萃止。” 宋 苏轼 《答孔毅父》:“日至阳长,仁者履之,百顺萃止。”...

繁忧的意思:重重忧虑。 唐 杜甫 《雨》诗之四:“繁忧不自整,终日洒如丝。” 明 陈子龙 《望桃源作即世传刘阮遇二女处》诗:“骋望白云阿,躑躅繁忧积。”...

覆车的意思:(1).翻车。《周礼·考工记·輈人》:“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禽困覆车。” 裴駰 集解:“譬禽兽得困急,犹能抵触倾覆人车。”(2).比喻失败的教训。《后汉书·翟酺传》:“禄去公室,政移私门,覆车重寻,寧无摧折。” 宋 司马光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诗:“满川战骨知谁罪,深属来人戒覆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蔬菜》:“一误岂堪再误,吾不敢不以赋形造物视作覆车。”...

谷风的意思:(1).东风。《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 汉 焦赣 《易林·坤之乾》:“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2).山谷中的风。《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果毅轻断,虎步谷风。” 清 严允肇 《穆陵关》诗:“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3).《诗》篇名。(1)《邶风·谷风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 清 钱谦益 ...

轨路的意思:道路。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眇默轨路长,憔悴征戍勤。” 明 陈子龙 《晓发诸暨大雾不见苧萝》诗:“凌晨理驂服,出闉遵轨路。”...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何不的意思:◎ 何不 hébù[why not]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华月的意思:(1).皎洁的月亮。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刘桢<感遇>》:“华月照方池,列坐金殿侧。” 唐 杜甫 《夏夜叹》诗:“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疎光。”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元夜之作》:“八表流云澄夜色,九霄华月动春城。”(2).喻盛时。《文选·刘铄<拟古诗>》:“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刘良 注:“芳年、华月,喻盛时也。”...

皇皇的意思:[释义](1) 见〔惶惶〕。 (2) 见〔遑遑〕。 (3) (形)形容堂皇;盛大。 [构成]叠音式 [例句]皇皇巨著。(作定语)[同音]惶惶、遑遑、煌煌...

几何的意思:[释义](1) (数)〈书〉多少。这些商品价值几何?(作谓语) (2) (名)几何学;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构成]并列式:几+何...

结发的意思:◎ 结发 jiéfà(1) [knot the hair upon reaching adulthood in former time]∶束发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2) [marry]∶指结为夫妻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江淹《杂体·李都尉从军》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苦竹的意思:◎ 苦竹 kǔzhú[bitter bamboo] 竹的一种。秆矮小,节比别的竹子长。筍苦<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马齿的意思:(1).马的牙齿。《穀梁传·僖公二年》:“ 晋献公 欲伐 虢 。 荀息 曰:‘君何不以 屈 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 虞 也?’…… 献公 亡 虢 ,五年而后举 虞 。 荀息 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2).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看马齿可知马的年龄,故常以为谦词,借指自己的年龄。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犹怜马齿进,应念节旄稀。” 清 姚鼐 《毛俟园用仆<看桂>前字韵作诗见贻因复答之》诗:“君辈论文推马齿,世间相士贵鳶肩。”(3).即马齿苋。 唐 杜甫 《园官送菜...

靡靡的意思:[释义](形)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乐曲)。 [构成]叠音式 [例句]靡靡之音。(作定语)...

年几的意思:年纪,岁数。几,通“ 纪 ”。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应教》诗:“美人年几可十餘,含羞转笑敛风裾。” 宋 王谠 《唐语林》卷五引 黄幡绰 奏曰:“大家年几不为小,圣体又重,儻马力既极,以至颠躓,天下何望?”《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适来这美貌女子,必定是了。看来年几与我相仿。若求得为妇,平生足矣。”...

劬劳的意思:劳累;劳苦。《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后汉书·胡广传》:“臣等窃以为 广 在尚书,劬劳日久。”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你为我受烦恼,你为我受劬劳。” 李大钊 《“五一”MayDay运动史》:“起!起!!起!!!劬劳辛苦的工人。”...

犬马的意思:(1).狗和马。《书·旅獒》:“犬马非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2).特指良狗名马。引申为玩好之物。《孟子·梁惠王下》:“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东观汉记·北海敬王睦传》:“大夫其对以孤袭爵以来,志意衰惰,声色是娱,犬马是好。” 宋 苏辙 《汉昭帝论》:“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以驰骋田猎。”(3).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 三国 魏 曹操 《上书让增封武平侯及费亭侯》:“虽有犬马微劳,非独臣力,皆由部曲将校之助。”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三状》:“臣独不爱犬马之躯,为...

雀角的意思:(1).指狱讼;争吵。 明 沉鲸 《双珠记·吉筵叙故》:“我与那人争殴一场,就遭他鼠牙并雀角,险健搆虚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偶因鹅鸭之争,致起雀角之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閭阎雀角,起於一时之忿争,因而趋告。”参见“ 雀角鼠牙 ”。(2).《诗·召南·行露》有“谁谓雀无角”之句,因以“雀角”为该篇的代称。 姚华 《论文后编》:“《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

升高的意思:◎ 升高 shēnggāo[elevate;rise;hoist;ascend] 提高地位、程度或水平升高温度...

脱粟的意思:◎ 脱粟 tuōsù[unshelled rice] 粗粮,只脱去谷皮的粗米。布袍脱粟。——清· 张廷玉《明史》...

无闻的意思:◎ 无闻 wúwén(1) [inglorious]∶没有名声;没有成名默默无闻(2) [deaf]∶指耳聋耳无闻,目无见...

于陵的意思:地名。借指 陈仲子 。因居 於陵 ,故称。《孟子·滕文公下》:“ 匡章 曰:‘ 陈仲子 岂不诚廉士哉?居 於陵 ,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聘隐逸教》:“挹 於陵 之操,想 汉阴 之高。” 南朝 梁 何逊 《聊作百一体》:“ 灵輒 困桑下, 於陵 捨李螬。” 唐 李商隐 《初食笋呈座中》诗:“嫰籜香苞初出林, 於陵 论价重於金。”参见“ 於陵子仲 ”。...

怨慕的意思:《孟子·万章上》:“ 万章 问曰:‘ 舜 往於田,号泣於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 曰:‘怨慕也。’” 赵岐 注:“言 舜 自怨遭父母见恶之厄而思慕也。” 朱熹 集注:“怨慕,怨己之不得其亲而思慕也。”后泛指因不得相见而思慕。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感彼归途艰,使我怨慕深。” 唐 元稹 《莺莺传》:“﹝ 崔氏 ﹞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必其人有过人之行,偏胜独长之处,而使天下之人怪叹骇汗,怨慕流连,不能自止者。”...

远游的意思: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2).见“ 远游冠 ”。(3).见“ 远游履 ”。见“ 远游 ”。...

云何的意思:(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

犬马齿的意思:(1).臣子对君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对》:“臣犬马齿衰,赐骸骨,伏陋巷。”(2).用为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 丰玉桂 ﹞拜曰:‘犬马齿二十有二,尚少良配。’” 清 钮琇 《觚賸·巡检附魂》:“﹝ 刘肇琨 ﹞戏语之曰:‘贵司行年几何?’则拱而对曰:‘卑职犬马齿五十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