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大寒泊秭归见岸侧江梅于雪中开
试身瓮口逃人鲊,慰眼沙头得狗蝇。
万里吴船行几许,一枝陇信寄谁曾。
閒情是处皆黏著,拟诘岩栖坏色僧。
词语解释
狗蝇的意思:(1).一种寄生狗体的虱蝇,可入药。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小儿疮痘》:“小儿疮痘……用狗蝇七枚,擂细和醅酒少许调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狗蝇》:“狗蝇,生狗身上,状如蝇,黄色,能飞;坚皮利喙,噉咂狗血。冬月则藏狗耳中。”(2).蜡梅的一种。 清 钱谦益 《蜡梅》诗:“莫以黄中笑梔貌,狗蝇今日遍江乡。”参见“ 狗蝇梅 ”。...
坏色的意思:非正色。常指僧衣的颜色。 唐 刘禹锡 《佛衣铭》:“坏色之衣,道不在兹。”《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律有三种坏色:青、黑、木兰。青谓铜青,黑谓杂泥,木兰即树皮也。” 元 张昱 《慧具庵自泺东回》诗:“ 慧师 新自上京回,坏色袈裟染刼灰。”参见“ 坏衣 ”。...
荒寒的意思:◎ 荒寒 huānghán[desolate and cold] 既荒凉又寒冷人马困于荒寒,死者甚众...
几许的意思:[释义](数)〈书〉多少。 [构成]偏正式:几(许 [例句]空度时光不知几许。(作宾语)...
凌兢的意思:(1).亦作“ 凌竞 ”。形容寒凉。《汉书·扬雄传上》:“登 椽欒 而羾天门兮,驰閶闔而入凌兢。”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诗:“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宋 苏轼 《兴龙节前一日微雪与子由饮清虚堂》诗:“踏冰凌兢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四·化绵衣疏》:“然寒不能衣而飢不能食, 灞桥 踏雪,难堪手足之凌兢。” 清 唐孙华 《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緼袍单,狂喜儿童屐齿折。”(2).战栗、恐惧的样子。 唐 白居易 《谢蒙恩赐设状》:“臣所以凌兢受...
沙头的意思:(1).沙滩边;沙洲边。 北周 庾信 《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南唐 冯延巳 《临江仙》词:“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宋 梅尧臣 《蝉》诗:“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清 黄景仁 《富阳》诗:“沙头愁煞捕鱼人,捕得鱼多卖钱少。”(2).方言。指沙田的总佃者。沙头向田主租入大量沙田,转手分租给他人,以收取地租为其主要生活来源。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地语·沙田》:“沙头者何?总佃也。盖从田主揽出沙田,而分赁於诸佃者也。其以沙田为奇货,五分揽出,则取十分於诸佃,不俟力耕,...
是处的意思:(1).到处;处处。《南齐书·虞玩之传》:“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陈毅 《六国之行》诗:“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2).犹言紧要关头。《水浒传》第十三回:“将臺上忽的一声锣响, 杨志 和 索超 斗到是处,各自要争功,那里肯回马。”...
试身的意思:犹投身。 宋 王令 《不愿渔》诗:“试身风波间,持用豢妻子。”...
逃人的意思:(1).犹逃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逃人 李大 ,即前解役 杜兰 等所疎脱者也。”《清史稿·圣祖纪一》:“御史 田六善 言奸民告訐,於南人不曰‘通海’,则曰‘逆书’,北人不曰‘ 于七 党’,则曰‘逃人’,请鞫诬反坐。”(2).逃避人世。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既为人,吾将忍心而逃人,不共其忧患焉?”...
天意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慰眼的意思:犹饱眼。谓有眼福。 宋 冯延登 《郾城道中》诗:“瘦梅疏竹未慰眼,只有清泪沾衣巾。” 金 元好问 《鹊桥仙·同钦叔钦用赋梅》词:“东风容易莫吹残,暂留与 何郎 慰眼。”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四折:“白酒樽旁,闲慰眼金釵十二行。”...
行几的意思:◎ 行几 hángjǐ[which brother are you?] 排行第几...
岩栖的意思:见“ 巖栖 ”。亦作“ 巖栖 ”。1.栖宿在山岩上。旧题 师旷 《禽经》:“山鸟巖栖,原鸟地处。” 张华 注:“山巖之鸟多不巢。”(2).巢居穴处。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絶交书》:“故 尧 舜 之君世, 许由 之巖栖, 子房 之佐 汉 , 接舆 之行歌,其揆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序》:“古巢居穴处曰巖栖,栋宇居山曰山居。”(3).借指隐居。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瓢饮唯三径,巖栖在百层。” 前蜀 韦庄 《赠薛秀才》诗:“欲结巖栖伴,何山好薜萝?”...
一枝的意思:(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