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圣上闵雨遍祷未应下诏避殿减膳感叹赋之赏析

圣上闵雨遍祷未应下诏避殿减膳感叹赋之

宋 · 杨万里
夏旱焚如复入秋,圣皇避殿减琼羞。
数峰北峙云垂合,一阵西风雨又休。
逐日望霓穿却眼,何时倒海作奔流。
诸贤袖有为霖手,不泻天瓢洗主忧。

注释

夏旱:夏季严重的干旱。
复入秋:再次像秋天一样。
圣皇:指圣明的君主。
避殿:撤出宫殿。
琼羞:珍贵的美食。
北峙:向北耸立。
云垂合:乌云低垂即将合拢。
一阵西风:突然刮来的西风。
雨又休:雨势又停止。
逐日:每日。
望霓:期待彩虹。
穿却眼:刺痛眼睛。
倒海:使江海倒灌。
为霖:指降雨。
天瓢:天降的甘霖。
洗主忧:洗刷君主的忧虑。

翻译

夏日干旱酷热如秋天再次来临,圣明的君主撤下殿堂中的美酒佳肴。
几座山峰在北方屹立,乌云低垂仿佛要合拢,忽然间西风骤起,雨势又停歇了。
每日期盼彩虹出现,但眼睛却被刺痛,何时才能让江海倒灌,化作滔滔洪流。
众多贤人手中握有救世之才,应尽快倾泻天降甘霖,洗刷君主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干旱转眼即入秋季的萧瑟景象,同时也反映了皇帝对于天气变化的关切与民间疾苦的忧虑。首句“夏旱焚如复入秋”写出了连绵不断的干旱之势,直逼深秋,表现出季节交替时自然界的荒凉景象。

接着,“圣皇避殿减琼羞”则展示了皇帝对于旱灾的关心和内疚,避殿即是退居内室,不再进行盛大的宴席,以此来表达对百姓之苦的共鸣。这里的“减琼羞”指的是节制宫廷膳食,减少奢侈之举,以示皇帝对于民间疾苦之心。

第三句“数峰北峙云垂合,一阵西风雨又休”写出山峦之间云气聚合,但即将到来的那一阵西风带来的雨水,又一次未能如愿降临。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久旱不雨的无奈。

“逐日望霓穿却眼,何时倒海作奔流”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天气变化的渴望与期盼。这里的“望霓”指的是期待着降水,而“穿却眼”则表达了这种期待已久,视线所及皆为干旱之景;“何时倒海作奔流”则是对雨水到来的迫切期盼,希望能有如同翻江倒海那样的豪迈之势,来解民间之渴。

最后,“诸贤袖有为霖手,不泻天瓢洗主忧”中“诸贤”指的是那些有才智和能力的人,他们心怀着为民造福的愿望,像握住能够引发雨水的手势;而“不泻天瓢洗主忧”则表达了这些贤能之士虽有能力,却也无力回天,只能寄托于天意,以期带来甘霖,洗去皇帝及民间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事关怀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旱灾的担忧和对于雨水到来的迫切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对于百姓疾苦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