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睢阳双庙二首(其二)
宋 · 张表臣
渔阳哭骑满关东,百战孤城挫贼锋。
唐室兴亡系公等,九原可作更谁从。
唐室兴亡系公等,九原可作更谁从。
注释
渔阳:古代地名,今北京附近。哭骑:悲泣的骑兵。
满关东:遍布整个关东地区。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挫贼锋:打击敌人的锐气。
唐室:唐朝。
兴亡:兴盛与衰落。
系公等:取决于你们。
九原:指墓地,代指死亡。
更谁从:还有谁能跟随。
翻译
渔阳的哀号声充斥着关东地区,每一场战斗都在孤城中挫败敌人的锐气。唐朝的兴衰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九泉之下还有谁能跟随你们继续战斗呢?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张表臣的《题睢阳双庙二首》(其二),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怀。张表臣以渔阳一地为背景,通过对古战场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兴亡的担忧,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渔阳哭骑满关东" 一句,以渔阳这一历史上多次兵戈相见之地,作为哭泣的骑士遍布的场所,形象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悲凉与毁灭。这里的“骑”指的是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他们的生命如同秋叶般被战争无情地摧毁。
"百战孤城挫贼锋" 这一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渔阳作为军事要塞所承受的历史重压。孤城在这里象征着坚守的勇气和孤独,而“挫贼锋”则强调了这座城池经历过无数次与敌人的战斗,抵御住了外来侵略者的锋芒。
"唐室兴亡系公等,九原可作更谁从" 这两句诗,则直接点出了国家的命运与英雄人物的关系。张表臣通过“唐室兴亡”直指历史上的大唐帝国,其兴衰成败都系于那些能够担当重任的英雄人物身上。而“九原”则是古代边塞之地,常用来比喻辽阔无垠的战场和疆土。张表臣在这里发问,除了眼前的这些英雄,还有谁能跟随他们,继续为国家的存续而战?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渔阳这一历史地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战争的沉思,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