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十六首(其十二)
宋 · 沈辽
潇湘望秋月,清旷无风埃。
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
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
頫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
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
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
頫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兴十六首(其十二)》,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通过“潇湘望秋月”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旷远的氛围。诗人以“清旷无风埃”形容秋月之下的潇湘景色,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宁静,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接着,“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故园的影子与远方的裔夷之地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即使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故乡的影子。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描绘了一位老翁在水边独自徘徊的情景,穿着白色的衣物,显得格外孤独。这一形象与前文的清幽景象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孤独与寂静感,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俯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无论是俯身还是仰望,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自适的状态并非为了取悦他人,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接纳。“玄胎”一词,可能指的是生命的根源或宇宙的奥秘,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与宇宙的敬畏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宇宙的感悟,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