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大晴采菊亭对月
宋 · 周紫芝
风与秋容一样清,云随风尽十分晴。
江从采菊亭前过,月到双梧顶上明。
塞草又黄人亦老,霜须浑白酒还倾。
不应造物知愁极,故着玉蟾娱老情。
江从采菊亭前过,月到双梧顶上明。
塞草又黄人亦老,霜须浑白酒还倾。
不应造物知愁极,故着玉蟾娱老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在采菊亭边赏月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交融。
首联“风与秋容一样清,云随风尽十分晴”,开篇即以清风和秋色相映成趣,云散天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里的“秋容”不仅指秋天的景色,也暗含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静好。
颔联“江从采菊亭前过,月到双梧顶上明”,进一步将画面展开,江水潺潺流过采菊亭前,月光洒在双梧树梢之上,明亮而温柔。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结合,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颈联“塞草又黄人亦老,霜须浑白酒还倾”,转而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塞外的草又变黄了,仿佛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象征着人的衰老。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依然举杯畅饮,以酒寄托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尾联“不应造物知愁极,故着玉蟾娱老情”,最后以月亮(玉蟾)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和愁绪,也不应让自然界的万物察觉,而是要像月亮一样,为人们带来欢乐和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