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历阳城望凌歊台赏析

登历阳城望凌歊台

宋 · 郭祥正
平昔登凌歊,西望历阳岸。
江空芦苇阔,日落烟雾散。
倏然别乡国,三载客淮甸。
赏心无复有,离渚但纷乱。
迩来治冤狱,文字堆几案。
置之步城堞,山川却对面。
崔嵬浮图出,巨笔插天半。
秀色凌丹青,长毫蘸河汉。
翻思宋武帝,此地尝壮观。
美人厌烦暑,挥衣待霜霰。
流芳千岁间,陵谷未云变。
碑阴杜牧题,缺玉稍可辨。
归魂招不得,旧土常情恋。
时作梁甫吟,清风忽吹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历阳城,远眺凌歊台的景象与心境。开篇“平昔登凌歊,西望历阳岸”点明地点与时间,诗人往昔曾登临凌歊台,此刻西望历阳岸边,引出对过往的回忆。接着“江空芦苇阔,日落烟雾散”描绘了一幅空旷辽阔的江景,日落时分,烟雾消散,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美。

“倏然别乡国,三载客淮甸”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客居淮甸三年的感慨,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赏心无复有,离渚但纷乱”则抒发了诗人远离故乡后,心中再无赏心乐事,只有离愁纷乱的情绪。

“迩来治冤狱,文字堆几案”转而描述诗人近期处理冤狱之事,工作繁忙,案牍劳形。“置之步城堞,山川却对面”写诗人暂时放下工作,漫步城墙,得以再次欣赏到眼前的山川美景。

“崔嵬浮图出,巨笔插天半”描绘了远处佛塔高耸入云,仿佛巨笔直插天空,形象生动。“秀色凌丹青,长毫蘸河汉”进一步赞美了佛塔的美丽,其色彩超越了丹青,犹如长毫蘸取银河之水。

“翻思宋武帝,此地尝壮观”联想到古代帝王在此地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美人厌烦暑,挥衣待霜霰”则是对古代女子在酷暑中等待霜雪的描写,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等待。

“流芳千岁间,陵谷未云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长久流传的期待,即使世事变迁,美好也不会改变。“碑阴杜牧题,缺玉稍可辨”提到古代诗人杜牧的题字,虽已残缺,但仍能辨认,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归魂招不得,旧土常情恋”表达了诗人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对故土的深深眷恋。“时作梁甫吟,清风忽吹断”以古代诗人吟唱《梁甫吟》为喻,表达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情感的释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