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赘疣
宋 · 黄庶
赘疣在予手,累久至三四。
初视君外物,于意不能置。
居闲或灸灼,已没出复继。
赘出与赘没,曾莫生死异。
天地赘一气,万物赘天地。
赘复赘于人,小大而已矣。
人之于为赘,作为有大盩。
至理本无事,破真以为伪。
善恶乱大性,赏罚乱大治。
宫徵乱大声,青黄乱大贲。
寸尺乱大刑,酸咸乱大味。
大朴如疮疽,空虚无完理。
天地不尔仇,尔独赘之计。
耻指不若人,孟子其有谓。
志小略其大,殆非达者意。
弃火复投艾,两忘吾赘赘。
初视君外物,于意不能置。
居闲或灸灼,已没出复继。
赘出与赘没,曾莫生死异。
天地赘一气,万物赘天地。
赘复赘于人,小大而已矣。
人之于为赘,作为有大盩。
至理本无事,破真以为伪。
善恶乱大性,赏罚乱大治。
宫徵乱大声,青黄乱大贲。
寸尺乱大刑,酸咸乱大味。
大朴如疮疽,空虚无完理。
天地不尔仇,尔独赘之计。
耻指不若人,孟子其有谓。
志小略其大,殆非达者意。
弃火复投艾,两忘吾赘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赘疣:多余的赘生物。予手:我的手中。
初视:初次看见。
置:放下。
灸灼:治疗。
复继:再次发生。
生死异:生死无异。
天地赘一气:天地间仿佛多了一股气息。
大朴:原始质朴。
疮疽:疮痍。
尔独赘之计:你自己选择了多余。
孟子其有谓:孟子对此有所论述。
殆非达者意:恐怕不是通达者的意愿。
翻译
赘疣在我手中,积累久了达到三四。初次看到你对其他事物,无法放下心中念头。
闲暇时有时会治疗,消失后又再次出现。
增生与消退,似乎生死并无差别。
天地间仿佛多了一股气息,万物依附于天地。
多余的附着于人,无论大小都如此。
人在世间多余,其行为影响深远。
至理本无事,却被人为地制造混乱。
善恶混淆了大性,赏罚扰乱了大治。
音乐的高低错乱了大和谐,颜色的青黄混淆了大美。
尺寸的大小混乱了大法度,酸甜苦辣混淆了大味。
原始的质朴如同疮痍,空洞无完美。
天地并不恨你,是你自己选择了多余。
羞耻感不如他人,孟子对此或许有所言。
志向狭隘忽视了大事,这恐怕不是通达者的意愿。
放弃火焰再投入艾草,我将两者遗忘,不再自寻烦恼。
鉴赏
这首诗名为《灸赘疣》,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诗中以赘疣比喻世间纷繁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表达了对人生琐碎、世事纷扰的感慨。诗人通过赘疣的生长过程,象征人的欲望、烦恼和错误,认为这些如同赘生物般不断滋生,甚至影响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他指出,真正的道理本应简单自然,但人们却常常被假象迷惑,善恶、赏罚、音色、味道等都被人为地复杂化,失去了原有的秩序。
诗人进一步强调,如果人心被这些赘疣占据,就如同身体上的疮痍,空洞无物,失去了完整。他批评那些自视甚高,耻于不如人的人,认为这种心态并非通达之人应有的。最后,诗人提出要像弃火投艾一样,摆脱这些累赘,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实现自我净化。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展现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