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芙蓉仙隐赏析

芙蓉仙隐

元末明初 · 陈谟
芙蓉仙隐处,太守日来游。
丹鼎飞随鹤,松坛暖卧牛。
泉凝三伏雪,草耐万年秋。
五马朝天去,山人空尔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妙画卷。首句“芙蓉仙隐处”,以“芙蓉”象征高洁脱俗之境,引出仙人隐居之地的神秘氛围。接着“太守日来游”,虽为人间官职,却也融入这仙境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

“丹鼎飞随鹤”,丹鼎是炼丹之器,此处借指修炼或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鹤则象征着长寿与高洁,二者相随,寓意着追求精神与肉体双重升华。紧接着“松坛暖卧牛”,松坛即松树下的祭坛,牛在其中悠闲地卧着,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与世无争的生活场景。

“泉凝三伏雪,草耐万年秋”,泉水在酷暑中凝结成雪,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而草木在千年之后依然保持生机,展现出自然界的永恒与不朽。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量与自然永恒的赞美。

最后,“五马朝天去,山人空尔愁”,五马代表官员出行的仪仗,象征着世俗的权力与繁华。然而,对于隐居山林的“山人”而言,这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无法触动其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整首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利的超脱。

词语解释

朝天的意思:(1).朝见天子。 唐 王维 《闻逆贼凝碧池作乐》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 宋 张孝祥 《蝶恋花》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明 李攀龙 《元日早朝》诗:“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跡 夔龙 近法筵。” 清 曹寅 《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逆旅药香花覆地, 长安 日暖梦朝天。”(2).朝见天帝。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三:“还丹功满未朝天,且向人间度有缘。” 宋 范成大 《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醉涂司命欲朝天,...

丹鼎的意思:炼丹用的鼎。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圆洞开丹鼎,方坛聚絳云。” 金 元好问 《游天坛杂诗》之五:“同向燕家舐丹鼎,不随鸡犬上青云。” 明 谢谠 《四喜记·椿庭庆寿》:“期鹤算谩吞石髓,保童颜何烦丹鼎。”...

芙蓉的意思:◎ 芙蓉 fúróng(1) [cottonrose hibiscus]∶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2) [lotus]∶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日来的意思:(1).天天来到。《汉书·董仲舒传》:“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多少豪门富室,日来求亲的。”(2).近来。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之二:“喻及日来进学之功,尤慰孤陋,且深有助於警省。” 元 陈镒 《和程渠翁见惠诗韵》:“若问日来新况味,饭牛聊復卧南山。”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日来耳目纷扰,无所可述。”...

三伏的意思:[释义](1) (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 (2) (名)特指末伏。 [构成]偏正式:三(伏...

山人的意思:◎ 山人 shānrén(1) [hermit]∶指隐士山人墨客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2) [fortune-teller]∶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太守的意思:◎ 太守 tàishǒu[prefect]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太守与客来饮。太守宴也。...

万年的意思:◎ 万年 wànnián[ten thousand years;all ages;eternity] 极其久远的年代...

五马的意思:◎ 五马 wǔmǎ[official of a county] 太守的代称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仙隐的意思:(1).仙人与隐士。 南朝 宋 谢灵运 《衡山诗》:“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可别。”(2).谓学仙而隐遁。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寿隐士》词:“橘记一年景,梅泄小春英。见説 彭 成 仙隐,对此庆生辰。”...

隐处的意思:犹隐居。《文选·贾谊<吊屈原文>》:“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 张铣 注:“君子但避乱世以隐居,不可与小人从仕。”《汉书·武帝纪》:“详问隐处亡位,及冤失职。”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书》:“ 李耼 家於 瀨乡 , 庄休 老於 蒙 ,田邑之间,復有昔时怀器而隐处者乎?”(1).隐居之所。 唐 贾岛 《山中道士》诗:“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2).指阴部。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非族·鞑鞑》:“ 韃 妇至 中国 ,人戏弄其乳则喜,以为是其子也,至隐处亦不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