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呈周观察(其一)
清 · 蔡廷兰
绛节新从海外移,锦囊又补纪游诗。
三千帑运筹加赈,十万生灵免阻饥。
忧世真同由己切,受恩翻悔得公迟。
社仓重踵南康议,他日澎山系去思。
三千帑运筹加赈,十万生灵免阻饥。
忧世真同由己切,受恩翻悔得公迟。
社仓重踵南康议,他日澎山系去思。
鉴赏
这首诗《再呈周观察(其一)》是清代诗人蔡廷兰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与对官员治理的期待。
首联“绛节新从海外移,锦囊又补纪游诗”,以“绛节”和“锦囊”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远方归来,不仅带来了珍贵的礼物,还补充了记录旅途见闻的诗篇。这里暗含了诗人对周观察(观察即古代官职名)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颔联“三千帑运筹加赈,十万生灵免阻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要关切在于民生。三千帑金用于筹划赈灾,十万生灵因此得以避免饥饿的困扰。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救济事业的重视,以及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同情。
颈联“忧世真同由己切,受恩翻悔得公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忧国忧民的问题上,诗人感同身受,如同自己的事情一样紧迫。同时,对于周观察的恩惠,诗人却感到有些后悔,因为这种帮助来得太晚了。这反映出诗人对当前社会救助机制的反思,以及对更早介入、更及时援助的渴望。
尾联“社仓重踵南康议,他日澎山系去思”,提到了“社仓”这一古代民间储粮制度,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希望在南康等地再次推动社仓的建设,并且表达了对周观察的感激之情,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在澎山等地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表达对周观察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福祉的持续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具体的行动呼吁,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改善民生的热切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治理的期望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