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杭州
唐 · 张籍
仙郎白首未归朝,应为苍生领六条。
惠化州人尽清净,高情野鹤与逍遥。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
惠化州人尽清净,高情野鹤与逍遥。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仙郎:指有德行的官员。苍生:泛指百姓。
六条:古代官吏的职责或法规。
惠化:仁政教化。
清净:清廉公正。
野鹤:比喻超脱世俗的人。
虚馆:空闲的馆舍。
朝讼:早朝时的诉讼事务。
青田:绿色的田野。
政声:官员的政绩声誉。
浙江:古代中国的大江,今称钱塘江。
翻译
仙郎直到白发才返回朝廷,想必是为了黎民百姓治理国家。他在州里的仁政使得百姓心清身净,他的高尚情怀如同野鹤般自由自在。
竹林间的空闲馆舍没有早朝的纷争,山边的农田四季常绿,稻谷茂盛。
他整天政务繁忙,常常独自静坐,打开门扉遥望浙江的潮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郎君,头发已白却未归于朝廷,他似乎在为天下苍生谋划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这位仙郎对惠化州的人们进行了清净之惠,使得州中的居民生活安宁。高情的野鹤与逍遥自在的景象,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
诗中“竹间虚馆无朝讼”一句,则描绘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净自守的居所,没有官司的纷争。接着,“山畔青田长夏苗”又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农事兴隆的景象。
最后两句“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终日沉浸于政事之中,独自一人坐守,又或者在门前长时间地凝视着浙江的潮汐。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既有仙风道骨之致,也不失为官之清净与国事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