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郑彦博赏析

寄郑彦博

元末明初 · 戴良
礼帙初携入奉常,濯缨又复向沧浪。
匡时未必惭长□,抚事无如归故乡。
雨钓海头机已息,云根谷口鬓俱苍。
客来若也询馀计,题得新诗满草堂。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寄郑彦博》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礼帙初携入奉常,濯缨又复向沧浪”,开篇即以“礼帙”、“奉常”、“濯缨”、“沧浪”等词,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风范,同时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礼帙”象征着学问与礼仪,“奉常”则指向官职与责任,而“濯缨”与“沧浪”则寓意着对清高品格的追求与回归自然的愿望。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的邀请,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绘。

颔联“匡时未必惭长□,抚事无如归故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即使在匡正时弊的道路上有所犹豫或不自信,但面对人生的归宿——故乡,却无从选择。这里,“匡时”表达了对社会的责任感,“惭长□”则可能是对自身能力或行为的自我反思,“抚事”则是对现实的感慨,“归故乡”则寄托了对心灵家园的向往。这一联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责任与个人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颈联“雨钓海头机已息,云根谷口鬓俱苍”,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雨中的海钓,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机已息”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放下;“云根谷口”则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画面;“鬓俱苍”则以岁月的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联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尾联“客来若也询馀计,题得新诗满草堂”,以假设的方式,设想了朋友来访的情景。如果有人询问诗人的未来打算,他将用新的诗歌来回应,充满着对未来创作的期待与自信。这一联诗,既是对友情的肯定,也是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佳作,更是一首富含哲理、情感真挚的抒情诗,值得细细品味。

词语解释

沧浪的意思:(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

草堂的意思:◎ 草堂 cǎotáng[thatched cottage]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奉常的意思:(1). 秦 九卿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 秦 官,掌宗庙礼仪,有丞。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常。” 颜师古 注:“太常,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持之,故曰奉常也。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义也。”(2).保持恒久。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抚事的意思:(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故乡的意思:[释义](名)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构成]偏正式:故(乡 [例句]故乡是一首诗。(作主语)...

谷口的意思:(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

海头的意思:海边。 唐 刘言史 《偶题》诗之二:“得罪除名謫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清 曾灿 《中秋前夕》诗:“有路难归去,吾兄尚海头。”...

匡时的意思:匡正时世;挽救时局。《后汉书·荀淑传论》:“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跡以匡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多才多蓺,道着於匡时;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何如 长白山 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 廖仲恺 《幽禁中感赋》诗:“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

濯缨的意思: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未必的意思:[释义](副)不一定。(意思和“必定”相反)。 [构成]偏正式:未〔必 [例句]未必能来。(作状语)...

无如的意思:◎ 无如 wúrú[however] 无可奈何今天想回去,无如未买着票...

新诗的意思:(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又复的意思:◎ 又复 yòufù[again;once more] 又,再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

云根的意思:(1).深山云起之处。 晋 张协 《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 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 忠州 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仇兆鳌 注:“ 张协 诗‘云根临八极’注: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之根也。”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醉归去松阴满身,泠然风韵,铁笛声吹断云根。”(2).山石。 宋 梅尧臣 《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山工日斵器,殊匪事樵牧。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 傅尃 《瘗鹤铭》诗:“墨痕斑驳蘚花溼,云根割取如人立。”(3).道院僧寺。为云游僧道歇脚之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