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赏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 ·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閒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拼音版原文

jǐngshùhán齿chǐqīngxīnchén

xiánchíbèishūchūdōngzhāi

zhēnyuánlewàngshìsuǒzhú

yánmíngshànxìngyóushú

dàoréntíngjìngtáiliánshēnzhú

chūqīngsōnggāo

dànrányánshuōyuèxīn

注释

汲:从井里取水。
拂:抖动。
贝叶书:一作“贝页书”。
在贝多树叶上写的佛经。
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又叫贝书。
东斋:指净土院的东斋房。
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
了:懂得,明白。
妄迹:迷信妄诞的事迹。
遗言:指佛经所言。
冀:希望。
冥:暗合。
缮性:修养本性。
熟:精通而有成。
道人:指僧人重巽。
缮:修持。
膏:润发的油脂。
沐:湿润、润译。
澹然:亦写作“淡然”,恬静,冲淡,宁静状。
悟悦:悟道的快乐。

翻译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清晨景象,展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开篇“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表明诗人通过清晨的洗脸和穿戴简洁的衣物来净化身心,准备开始一天的修行。

接下来,“閒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则显示了诗人手持佛经,缓步至东斋进行阅读。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反映出对内在智慧的探索。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和世俗纷扰的心态。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外在的手段可以获得的,而是要远离世间虚幻的追求。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则是在探讨如何将心灵深处的智慧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以及这种内心修养的成熟过程。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庭院安静无声,只有青苔和深邃的竹子相伴,这是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一种赞颂。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则是在形容清晨日出的景象,以及青松在这细雨中更加鲜活的模样。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暗示了生命力和精神力的坚韧。

最后,“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通过禅修达到一种话语之上的领悟,以及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这是对禅学修行成果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净化和智慧提升的心路历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