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禅堂募缘歌
骤看祇树绕精蓝,中有青莲生火宅。
谁为构堂刹之右,诸方禅那来驻锡。
龙王吐水供净瓶,鹿女衔花依法席。
只字能回野干道,中时但受诸天食。
虽然劫火烧不坏,其奈机缘有消息。
怖鸽垂栖复惊去,饥鼯罢供聊窜匿。
分无阿育役鬼神,可容檀越悭财力。
偶然呼作有漏因,自是人天胜功德。
若疑此事无功德,君其试问生公石。
鉴赏
这首《虎丘禅堂募缘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描绘虎丘禅堂的景象与氛围,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庄严。
诗中以“我家法护舍此山”开篇,点明了禅堂所在之地的神圣与庇护之意。接着,“给孤长者无颜色”一句,借用了佛教故事中的典故,暗示禅堂的崇高地位,如同给孤长者的布施般,不求回报,却影响深远。
“骤看祇树绕精蓝,中有青莲生火宅”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禅堂周围的景物比作围绕着精舍的祇树,而“青莲生火宅”则象征着在世俗的苦难中,佛法如同莲花般绽放,带来希望与解脱。
“谁为构堂刹之右,诸方禅那来驻锡”描绘了禅堂的构建与访客,强调了它作为修行之所的重要性,四方的禅者都愿意在此驻足修行。
“龙王吐水供净瓶,鹿女衔花依法席”进一步渲染了禅堂的神圣与和谐,龙王的水与鹿女的花,都是对修行者的供养与祝福。
“只字能回野干道,中时但受诸天食”表现了佛法的影响力,即使是最微小的言语也能引导众生走向正道,同时,也体现了修行者与天界之间的联系。
“虽然劫火烧不坏,其奈机缘有消息”表达了佛法的永恒与机缘的重要性,即便面对灾难,佛法也不会被摧毁,但机缘的出现与否,却影响着人们的命运。
“怖鸽垂栖复惊去,饥鼯罢供聊窜匿”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形象地描绘了禅堂的宁静与庄严,即使是恐惧与饥饿,也无法打破这里的和平。
“分无阿育役鬼神,可容檀越悭财力”指出禅堂的建设无需借助鬼神之力,而是依靠信众的虔诚与财力,体现了佛教中“自力更生”的精神。
“偶然呼作有漏因,自是人天胜功德”强调了善行与功德的重要性,即使看似偶然的行为,也能成为通往解脱之路的因缘。
最后,“若疑此事无功德,君其试问生公石”以生公石的故事结束,鼓励人们亲自体验与探索佛法的奥义,而非仅凭怀疑或理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禅堂作为修行圣地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