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再咏红梅赏析

再咏红梅

明 · 邵宝
江头两株来越人,却依旧树争鲜新。
竹松相与可偕老,桃杏不知应妒春。
特书方将补月令,殊色乃复烦花神。
倚阑独对东风语,万古清香真绝尘。

鉴赏

这首诗《再咏红梅》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红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句“江头两株来越人”,以“江头”点出地点,以“两株”描绘红梅的数量,以“来越人”比喻红梅的来源,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却依旧树争鲜新”一句,通过“依旧”二字强调了红梅的持久生命力,而“争鲜新”则生动地表现了红梅在严冬中绽放的鲜艳与生机。

“竹松相与可偕老,桃杏不知应妒春。”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红梅与竹、松、桃、杏进行比较,竹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桃杏则代表了春天的繁华。通过对比,突出了红梅在严寒中独立绽放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红梅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特书方将补月令,殊色乃复烦花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不仅赞美红梅的美丽,更将其视为自然界的独特贡献,希望将其记录下来,以补充月令,让世人知晓其非凡之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红梅特殊色彩的敬意,认为其美丽需要花神的特别关注。

最后,“倚阑独对东风语,万古清香真绝尘。”这两句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诗人独自倚靠栏杆,面对东风,与红梅对话,表达出对红梅香气的深深赞叹。这不仅是对红梅香气的赞美,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赞美。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