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夏五月六日过访邓玄度如水居偕陈仪翔留酌用玄度韵赋谢(其二)
明 · 张萱
何来褦襶下车逢,不用金盘浸白龙。
热客丛中容冷眼,火云门外幻奇峰。
敲灯半落窥檐月,报晓惊闻隔水钟。
见说苍生问高枕,岩居休遣碧山重。
热客丛中容冷眼,火云门外幻奇峰。
敲灯半落窥檐月,报晓惊闻隔水钟。
见说苍生问高枕,岩居休遣碧山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邓玄度的过程与感受,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何来褦襶下车逢,不用金盘浸白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友人邓玄度的热情接待,不需繁复的礼节,如同金盘中的白龙般自在。这里巧妙地将友人的热情与自然界的纯净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颔联“热客丛中容冷眼,火云门外幻奇峰。”进一步展现了环境的对比与变化。在热闹的环境中,诗人保持冷静的视角,而门外则是变幻莫测的奇峰,象征着外界的复杂与多变,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颈联“敲灯半落窥檐月,报晓惊闻隔水钟。”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晨的活力。敲灯半落,窥见檐下的明月,是夜晚的静谧;而隔水传来报晓的钟声,则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尾联“见说苍生问高枕,岩居休遣碧山重。”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与思考。苍生问高枕,意味着人们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疑问,而岩居休遣碧山重,则是对友人生活选择的一种理解与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友情、生活态度以及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