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出巩县赏析

出巩县

宋 · 王安石
昭陵落月烟雾昏,篝火度谷行山根。
投鞭委辔涉数村,寤出巩县城东门。
向来宫阙不可见,但有洛水流浑浑。

拼音版原文

zhāolíngluòyuèyānhūngōuhuǒxíngshāngēn

tóubiānwěipèishèshùcūnchūgǒngxiànchéngdōngmén

xiàngláigōngquējiàndànyǒuluòshuǐliúhúnhún

注释

昭陵: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烟雾昏:夜晚的烟雾使视线模糊。
篝火:野外燃烧的火堆。
谷:山谷。
山根:山脚下。
投鞭:扔掉马鞭,表示放松驾车。
委辔:放松缰绳,任由马匹自行。
巩县:古地名,今河南巩义。
东门:城门。
宫阙:古代宫殿,这里指过去的皇家建筑。
不可见:已经消失或难以察觉。
洛水:黄河支流,源自洛阳。
浑浑:形容水势浑浊。

翻译

昭陵夜晚月色朦胧,烟雾弥漫,我们在篝火照耀下穿过山谷,沿着山脚前行。
马鞭随意丢弃,驾车经过数个小村庄,我在梦中离开了巩县的东门。
昔日的宫殿已看不见,只剩下洛水浑浊地流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经过巩县城东门的景象。开篇“昭陵落月烟雾昏”设定了一个朦胧、神秘的夜晚环境,昭陵之名隐含历史的厚重,而落月与烟雾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篝火度谷行山根”则表明旅人在黑暗中借助篝火(即古人用以照明的工具)前进,通过幽深的谷地和崎岖的山路。接下来的“投鞭委辔涉数村”描绘了旅人的马匹已经疲惫,不再需要紧抓缰绳,而是缓慢行走过多个乡村。

诗人在夜色中终于到达巩县城东门,表述为“寤出巩县城东门”。这里的“寤”字有醒来、到达之意,暗示旅人经过一系列艰难的跋涉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最后两句“向来宫阙不可见,但有洛水流浑浑”则转换了视角,从巩县城门望去,往日雄伟的宫殿建筑在夜色中已不再可见,只剩下洛水静默地流淌,其水声“浑浑”响起,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宁静的意境。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时间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同时也凸显了洛水的永恒与宁谧。

整首诗通过夜行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意境和对自然、历史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