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陈孟容二首(其二)赏析

寄陈孟容二首(其二)

宋 · 喻良能
细草还堪藉,柔荆亦可班。
驭风如肯过,踏月不妨还。
种药临花畔,分流绕竹间。
眼边无俗物,颇似一瓢颜。

翻译

纤细的小草还能供人坐卧,柔软的荆棘也能编成篱笆。
如果风儿愿意经过,我便乘风踏月而归。
我在花丛旁边种植药材,溪流环绕着竹林。
眼前没有世俗之物,心境就像颜回那样清静淡泊。

注释

细草:形容草很细小。
藉:坐卧、休息。
柔荆:柔软的荆棘,指可以用来编篱笆的植物。
班:编排、编织。
驭风:驾驭风,比喻借助风力。
踏月:踩着月光行走。
不妨:不必担心,不妨事。
种药:种植药材。
花畔:花丛旁边。
分流:分出支流。
绕竹间:环绕在竹林之间。
俗物:世俗的琐事或人。
一瓢颜:出自《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赞美颜回‘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形容心境清静,不为外物所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写给友人陈孟容的第二首寄赠之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细草还堪藉",表达了对环境的赞赏,即使是微小的草也足以提供舒适的坐卧之地;"柔荆亦可班",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质朴与实用。诗人设想如果风儿愿意来访,他可以乘风而行,甚至在月光下漫步,流露出超脱尘世的向往。

"种药临花畔,分流绕竹间",诗人将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种药于花旁,流水环绕竹林,显示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眼边无俗物,颇似一瓢颜",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眼中没有世俗的纷扰,心境如同颜回那样淡泊宁静,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