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本觉庵
宋 · 彭汝砺
本觉非今觉,今觉如本觉。
悟得本觉时,非觉非非觉。
悟得本觉时,非觉非非觉。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觉知的本质与超越性。"本觉非今觉,今觉如本觉",诗人首先提出一个对比,将过去的觉知(本觉)与现在的觉知(今觉)进行区分,又强调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即今觉如同本觉一般。这种对觉知的描述,暗示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觉知状态。
接着,"悟得本觉时,非觉非非觉",进一步阐述了达到本觉境界的过程和结果。悟得本觉,并非简单的觉知或非觉知的状态,而是超越了觉知与非觉知的二元对立,达到了一种更为深刻、纯粹的觉知状态。这种境界,既不是普通的觉知,也不是对其的否定,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领悟和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对觉知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觉知、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它不仅体现了宋代理学思想中对本体的探索,也蕴含了禅宗对于觉悟和超越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