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其十九)赏析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其十九)

明 · 胡应麟
双林曾授记,百丈近安禅。
洞古频栖鹘,峰高欲坠鸢。
秋灯云阁外,晚磬雪房前。
乍夜维摩到,天花遍佛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源寺内静谧而庄严的夜晚景象。首联“双林曾授记,百丈近安禅”以双林和百丈这两个佛教圣地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与修行的深入,暗示了清源寺的历史底蕴与宗教氛围。

颔联“洞古频栖鹘,峰高欲坠鸢”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鹘(一种猛禽)在古老的山洞间频繁栖息,鸢(另一种猛禽)似乎要从高耸的山峰上坠落,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同时也暗喻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颈联“秋灯云阁外,晚磬雪房前”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幽与庄严。秋灯在云阁之外闪烁,晚磬声在雪房之前回响,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佛法的光芒穿透世俗的尘埃,照亮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尾联“乍夜维摩到,天花遍佛筵”则以维摩诘(佛教中的大乘菩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源寺夜晚静谧氛围的赞美,以及对佛法智慧的崇敬。维摩诘的到来,意味着神圣的启示与智慧的传播,而天花遍地的场景,则是佛教中常见的一种象征,表示佛法的广被与众生的福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清源寺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对佛法深邃内涵的感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