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二)赏析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二)

宋 · 徐暄
庚子秋中忆请违,先生温语扣还期。
去年匍匐双溪路,迨似当年失母时。

注释

庚子:庚子年,指1900年(庚子年是中国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违:违逆,违背或不顺从。
温语:温和的话语,亲切的言辞。
扣:询问,追问。
还期:归期,返回的时间。
匍匐:艰难地爬行,形容处境困苦。
双溪路: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名,也可能象征着艰难的旅程。
迨:及,到。
似:像,似乎。
失母:失去母亲,失去亲人的痛苦。
时:时候。

翻译

在庚子年的秋天,我回忆起那次违逆,先生用温和的话语询问归期。
去年我在双溪路上艰难前行,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失去母亲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暄的《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二)》中的片段,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的东莱先生的深深怀念。"庚子秋中忆请违"一句,通过"庚子秋"点明时间,"忆请违"则暗示了对先生的思念和未能常见的情景。"先生温语扣还期"描绘了先生昔日说话的温和与对约定的重视,使诗人回忆起与先生的交往。

"去年匍匐双溪路"进一步回忆往事,"匍匐"一词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先生的敬仰和拜访时的虔诚,仿佛在艰难的路途上寻找先生的教诲。"迨似当年失母时"将对先生的思念之情升华到了类似失去母亲般的悲痛,显示出诗人对先生的深厚感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先生交往的细节和失去先生后的感触,展现了诗人对东莱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