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昙师
宋 · 赵汝燧
道人云外住,小径入庵幽。
干老梅逾瘦,林疏竹自脩。
拣茶相伴煮,补线且停抽。
此事如何说,下山归去休。
干老梅逾瘦,林疏竹自脩。
拣茶相伴煮,补线且停抽。
此事如何说,下山归去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庵:小型的寺庙或修行处。
幽:幽静。
干老:干枯的老。
逾:更加。
瘦:形容植物枯瘦。
林疏:树林稀疏。
竹自脩:竹子自然生长,自我修整。
拣茶:挑选茶叶。
补线:缝补衣物。
停抽:停下正在做的针线活。
此事:这种生活。
如何说:怎样描述。
下山归去:离开山下回家。
休:算了,放弃。
翻译
道士居住在云雾之外,一条小路通向寂静的庵堂。干枯的老梅树更加清瘦,稀疏的竹林自我修整。
挑选茶叶一起煮沸,缝补衣物暂且停下针线。
这样的生活该怎么述说,还是下山回家算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隐居画面。"道人云外住",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昙师远离尘世、栖身于云雾缭绕之处的形象。"小径入庵幽",进一步渲染了庵堂所在环境的清幽与僻静。
"干老梅逾瘦",诗人运用了"干老"一词形容梅树经霜历寒后的姿态,显得更加清瘦而坚韧,象征着昙师的清修生活和坚韧品格。"林疏竹自脩",则通过稀疏的竹林,展现出一种自然的静谧与禅意,暗示着师徒之间的默契与自我修炼。
"拣茶相伴煮,补线且停抽",这两句描绘了师徒日常生活的细节,煮茶品茗的闲适和补缀衣物的专注,体现了他们生活的简单与和谐。
最后两句"此事如何说,下山归去休",诗人以疑问表达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感慨,似乎在问:这样的生活如何用言语描述?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一切,回归山下。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