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赏析

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

明 · 王世贞
山僧业静者,翛然无世氛。
朝疏淇澳雨,暮浣潇湘云。
老可湖州笔,为竹写清芬。
况有王子猷,英标冠人群。
自言读书处,何可无此君。
我来憩其下,流飔散馀醺。
其人不可作,太息读遗文。
新粉含幽月,苍翠郁纷纷。
截作山阳笛,凄凉安可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僧人,他身处竹林精舍,过着超脱尘世的生活。僧人早晨在淇澳的雨中洗涤,傍晚则清洗潇湘的云雾,他的生活简朴而高洁。他以湖州的优质毛笔,将竹子的清雅之气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能听到王子猷那样的英杰赞许之声。

诗中提到的“王子猷”可能是指晋代的王子敬,以其风度超群著称,这里用来象征僧人的高尚品格。诗人感叹,这样的读书之地怎能没有这位老僧的竹林相伴。自己来到此处小憩,感受到竹林带来的清新和余韵,然而僧人已经去世三十载,只剩下遗文可供追忆。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景象,新粉如月光般皎洁,竹子苍翠繁茂,如果能制成笛子,恐怕吹出的音调也会带着凄凉。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与竹林的和谐画面,表达了对故去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