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浣溪沙(桃源村金氏分赠两小猫,取名腊腊、冬冬。)赏析

浣溪沙(桃源村金氏分赠两小猫,取名腊腊、冬冬。)

当代 · 许白凤
喜极开笼拍手呼。
一双活泼小狸奴。
不知还念阿娘无。
好好替侬驱硕鼠,朝朝为汝买鲜鱼。
莫嫌陋室且安居。

词语解释

阿娘的意思:(1).母亲。《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变文》:“一两日间,儿子便到,跪拜起居:‘自离左右多时,且喜阿娘万福。’”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二出:“阿爹阿娘,教我传语,些儿酒米,担来与你。”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娘子》:“然呼母为娘,亦始於 六朝 …… 隋 太子 勇 语 卫王 曰:‘阿娘不与我一好妇,亦是可恨。’阿娘谓母 独孤后 也。”(2).方言。小姐。旧时仆人称主人家未出嫁的女儿。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一场:“ 李姐 ,安人准阿娘出门睇灯,只是员外不放心,才叫老姐来与您作伴。”阿孃:母亲。《隋书·...

安居的意思:◎ 安居 ānjū[settle down] 安稳地生活;定居...

朝朝的意思:天天;每天。《列子·仲尼》:“ 子列子 亦微焉,朝朝相与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始皇 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嫗闻之,朝朝往窥。”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閒。”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六回:“或另有意外金钱,作为特赐,於是朝朝花酒,夜夜笙歌。” 朱德 《苦热》诗之一:“雨后朝朝上晓峯,登高缓步气从容。”...

好好的意思:(1).喜悦貌。《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毛 传:“好好,喜也。”(2).犹认真,努力。 唐 李商隐 《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牋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鉤。”《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文王 曰:‘上啟母,善保岁寒,好好将息,切莫生忧。’”《水浒传》第三七回:“那梢公喝道:‘你三个好好商量,快回我话。’”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3).形容很好,完好。《水浒传》第九八回:“今已三年有餘,尸骸如何兀是好好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把好好东西都丢一地,可惜,可惜!”《儒林外...

活泼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生动自然;不呆板。这女孩很活泼。(作谓语) (2) (形)指单质或化合物容易与其他单质或化合物起化学变化。钾是金属元素中最活泼的元素。(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活+泼 [反义]死板、呆板、严肃...

狸奴的意思:猫的别名。 宋 陆游 《赠猫》诗:“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清 杜岕 《警鼠》诗:“花下蹲狸奴,可以慎忖度。”貍奴:猫的别称。 宋 黄庭坚 《乞猫》诗:“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貍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御蝉。” 宋 陆游 《赠猫》诗:“裹盐迎得小貍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清 钮琇 《觚賸·沉香瘗貍》:“ 合肥 宗伯所宠 顾夫人 ,名 媚 ,性爱貍奴。”...

陋室的意思:◎ 陋室 lòushì[humble room] 简陋狭窄的房屋...

拍手的意思:拍手是指用手掌相互碰击发出声音,比喻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赞赏或喜爱。...

硕鼠的意思:(1).《诗·魏风》篇名。《诗·魏风·硕鼠序》:“《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於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后遂用作重敛之下,民不聊生的典实。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但闻歌《硕鼠》,无復咏《甘棠》。”(2).大鼠。比喻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朝堂上嫁毒梟鴟,仕途中阴爻硕鼠。” 清 黄遵宪 《台湾行》:“取我脂膏供...

鲜鱼的意思:亦作“鱻鱼”。活鱼;新鲜的鱼。《诗·大雅·韩奕》:“其殽维何,炰鳖鲜鱼。” 郑玄 笺:“鲜鱼,中膾者也。” 汉 张衡 《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华薌重秬、滍皋香秔、归鴈鸣鵽、黄稻鱻鱼,以为芍药。”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故使鲜鱼出於潜渊,芳旨发自幽巷。”《水浒传》第三八回:“今日的活鱼还在船内,等鱼牙主人不来,未曾敢卖动,因此未有好鲜鱼。” 清 杨米人 《都门竹枝词》之六九:“果馅餑餑要澄沙,鲜鱼最贵是黄花。” 徐朝夫 《孤鹜》:“ 满月湖 有两条鲜鱼船,来回交错向县城输送鲜鱼。”...

一双的意思:(1).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 《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