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赵生师白见寄(其二)
宋 · 孙应时
田可躬耕溪可渔,此身属我不关渠。
养生谁学嵇中散,避谤吾非陆敬舆。
风月满怀高士传,江山到眼故人书。
相思千里无多恨,珍重清诗玉不如。
养生谁学嵇中散,避谤吾非陆敬舆。
风月满怀高士传,江山到眼故人书。
相思千里无多恨,珍重清诗玉不如。
注释
田:田野。躬耕:亲自耕种。
渠:他人。
养生:保养身体。
嵇中散:嵇康,魏晋时期名士,以养生闻名。
避谤:避免批评和指责。
陆敬舆:陆机,三国时文学家,因避祸而退隐。
风月:自然景色,也指高雅的生活。
高士传:高尚人士的故事集。
故人书:老朋友的书信。
恨:遗憾。
清诗:清新诗歌。
玉不如:比不上玉珍贵。
翻译
在田野可以亲自耕种,在溪边可以自由垂钓,我的生活属于自己,与他人无关。我不像嵇康那样追求养生之道,也不像陆机那样为了避免诽谤而隐居。
满心欣赏风月的高尚人士的故事,眼前浮现的是老朋友的书信。
即使相隔千里,思念之情并无太多遗憾,我更珍视你的清新诗歌,胜过任何珍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和答赵生师白见寄(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生活态度与情感交流的诗篇。
首句“田可躬耕溪可渔”描绘了诗人自给自足、过着田园生活的情景,既有耕作之乐,也有渔钓之趣。接着“此身属我不关渠”表明诗人对个人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外界干涉的排斥。
“养生谁学嵇中散,避谤吾非陆敬舆”两句,诗人以嵇康和陆游为参照,强调自己在养生的态度上与嵇康相似,而在处理名誉问题上的立场则不同于陆游。
“风月满怀高士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高洁士人的向往。紧接着,“江山到眼故人书”则是通过写信与旧友联系,抒发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相思千里无多恨,珍重清诗玉不如”,诗人表达了即便相隔千里,也无需过多哀怨,因为珍惜一腔清净之情,比金玉还要宝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状态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