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同圆明老师渡溪西雨作不可回三绝(其一)
宋 · 周紫芝
伴师同拄一枝藤,野岸凌兢踏断冰。
老去莫辜元夜眼,试凭江阁看渔灯。
老去莫辜元夜眼,试凭江阁看渔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老师一同在风雨中渡过溪流的情景,展现了老年的坚韧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首句“伴师同拄一枝藤”,生动地刻画出两人携手共进的形象,藤杖象征着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依靠与支持。接着,“野岸凌兢踏断冰”一句,通过“凌兢”和“踏断冰”的细节,展现了渡河过程中的艰难与勇敢,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寓意。
“老去莫辜元夜眼”,表达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里的“元夜”指的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团圆与光明。诗人希望即使在老年,也不应错过这样的美好时刻,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一句“试凭江阁看渔灯”,则将视角转向了江边的阁楼,想象着在雨后的夜晚,江面上渔灯闪烁的景象。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怀念,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