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殇女悦(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天寒长在腹,手战汝啼时。
少乳愁珠母,无眠累雪儿。
华灯长不息,绣褓亦重施。
四十馀朝夕,匆匆不肯迟。
少乳愁珠母,无眠累雪儿。
华灯长不息,绣褓亦重施。
四十馀朝夕,匆匆不肯迟。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殇女悦(其二)》,以哀悼失去的幼女为主题。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失去孩子的母亲在寒冬中的痛苦与无助。
首句“天寒长在腹”,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在寒冷季节里对孩子的深切思念,孩子虽然已不在身边,但母亲的心却始终与之相连。接着,“手战汝啼时”一句,通过回忆孩子啼哭时母亲的手部动作,进一步强化了母爱的细腻与深情。
“少乳愁珠母,无眠累雪儿。”这两句则从母亲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失去孩子的痛苦。母亲因孩子缺少奶水而忧心忡忡,自己也因为无法陪伴孩子而夜不能寐。这里运用了“珠母”和“雪儿”的比喻,分别象征着珍贵的母爱和纯洁的孩子,突出了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
“华灯长不息,绣褓亦重施。”这两句描绘了母亲为了纪念孩子,即使在夜晚也点亮华灯,同时重新装饰孩子的衣物,以此寄托对孩子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华灯”和“绣褓”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它们的存在不仅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反映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四十馀朝夕,匆匆不肯迟。”这句话总结了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母亲对孩子的思念永远不会停止。这里的“四十馀朝夕”可能是指失去孩子后度过的日子,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母亲情感的持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失去孩子的母亲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母爱与无尽的哀伤,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