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日嘉会楼登高(其三)赏析

九日嘉会楼登高(其三)

明 · 陈献章
半酣壶矢折,又减两三扶。
九日江门有,千年栗里无。
山形当晚瘦,脚迹向秋疏。
问我登高去,都忘菊与萸。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九日嘉会楼登高(其三)》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情境。首句“半酣壶矢折”形象地写出诗人饮酒半醉的状态,箭矢般的兴致却被折断,暗示了诗人情绪的起伏。接下来的“又减两三扶”进一步描绘了他步履蹒跚,需要人搀扶的画面。

“九日江门有”表达了在这样的节日,人们聚集在江门共度佳节,而“千年栗里无”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地的古老和独特氛围。诗人观察到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清瘦,足迹也因秋意渐浓而稀疏,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问我登高去,都忘菊与萸”,诗人自问自答,表示在这样的登高过程中,他已经沉浸在景色和心境中,甚至忘记了佩戴传统的菊花和茱萸以避邪求福的习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反思,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