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炊浦村
宋 · 杨万里
水出何村尾,桥横乱筱丛。
隔溪三四屋,对面一双峰。
过午非常暖,疑他不是冬。
疏梅照清浅,作意为谁容。
隔溪三四屋,对面一双峰。
过午非常暖,疑他不是冬。
疏梅照清浅,作意为谁容。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早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首句“水出何村尾”,以问句形式引起读者的好奇,立刻将我们带入画面之中。紧接着,“桥横乱筱丛”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细微观察的态度。
“隔溪三四屋,对面一双峰”则是景色与居所相互映衬,给人以静谧之感。这里的“三四屋”指的是散落在山谷中的几间农舍,而“对面一双峰”则营造出一种幽深的空间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此。
“过午非常暖,疑他不是冬”通过对气候的细致观察,传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锐感觉。在这个场景中,即使是冬日,也有温暖的阳光洒落,为整体氛围增添了一抹温馨。
最后,“疏梅照清浅,作意为谁容”则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独自欣赏的心境。这里“疏梅”的“疏”字形容梅花的稀疏,反映出诗人的细腻情感。“作意为谁容”则是诗人心中的问句,似乎在询问这份美景是为何人准备的,而这种模糊不清的疑问正好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