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遇直
唐 · 窦群
寒光凝雪彩,限直居粉闱。
恍疑白云上,乍觉金印非。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
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
恍疑白云上,乍觉金印非。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
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寒光:寒冷的光芒。凝:凝聚。
雪彩:雪的色彩。
限直:居于正直之地。
粉闱:洁白的书斋。
恍疑:仿佛怀疑。
白云上:云端之上。
乍觉:忽然察觉。
金印:象征权力的金印。
树色:树影。
霭:弥漫。
虚空:虚无的空间。
琴声:琴音。
素徽:素雅的音符。
明晨:明天早晨。
阻通籍:无法通行官场。
独卧:独自躺下。
挂朝衣:挂着朝服。
翻译
寒冷的光芒凝聚了雪的色彩,居住在洁白的书斋中。仿佛置身于云端,忽然间意识到金印并非真实。
树影在虚空中弥漫,琴音与素雅的音符和谐共鸣。
明天早晨无法通行官场,独自挂着朝服而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中的静谧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将寒冷的外界与温暖的室内、自然之美与艺术之享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隐逸之士在雪中独处时的心境。
“寒光凝雪彩,限直居粉闱。”开篇即以雪景营造氛围,寒冷的阳光透过洁白的雪花,如同精致的画卷一般。诗人自称“直”,表示他本身就是一个清高脱俗之人,而“居粉闱”则是他选择的一种隐逸生活,远离尘嚣,守着一方净土。
“恍惚白云上,乍觉金印非。”诗人的心灵在这白云间飘渺,仿佛触摸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金印非,只能是内心的一种象征,或许代表着对真理的追求与认同。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自然景观与艺术享受交织在一起,树木在雪光中显得更加深邃,而琴声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回响。素徽意味着纯净无瑕,这里既指琴音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最后两句,诗人在早晨的寂静中选择了与世隔绝,不愿意被打扰。独卧意味着孤独而宁静,而挂着未穿上的朝服,则是对外界生活的一种期待或准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雪景、室内、自然美感和艺术享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艺术完善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