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源纪行
清 · 龙启瑞
古木森苍崖,飞云挂石屋。
南风三日程,吹送湘水曲。
诸山若屏障,秀色疑可掬。
时维暮春初,晴晖散平陆。
蘅芜杂荪荃,细碎纷众绿。
山花如有情,时炫游子目。
遥看白鸟下,径就陂塘浴。
净极不容唾,况敢濯我足。
当年子屈子,行吟想芳躅。
至今湘水流,不共江河浊。
海洋尔何山,灵源此中蓄。
何当访幽胜,一就峰顶宿。
南风三日程,吹送湘水曲。
诸山若屏障,秀色疑可掬。
时维暮春初,晴晖散平陆。
蘅芜杂荪荃,细碎纷众绿。
山花如有情,时炫游子目。
遥看白鸟下,径就陂塘浴。
净极不容唾,况敢濯我足。
当年子屈子,行吟想芳躅。
至今湘水流,不共江河浊。
海洋尔何山,灵源此中蓄。
何当访幽胜,一就峰顶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源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远的文化底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木参天、飞云缭绕的山崖,以及石屋静立的景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南风吹过,带着湘水的曲境,仿佛在讲述着历史的故事。
诗人赞美了群山如屏,秀色可揽,特别是暮春时节,阳光洒满大地,花草繁茂,色彩斑斓。山花的娇艳仿佛能感知游子的心绪,白鸟翩翩,悠然自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思,提及屈原行吟湘水,其精神犹如湘流般清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湘源幽深山水的向往,希望能有机会探访这些胜景,甚至在峰顶过夜,以更深入地体验和领悟这片灵秀之地。整首诗寓情于景,既展现了湘源的自然之美,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