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
清 · 吴铭道
天工如巧匠,洞山斫山骨。
要使海可穿,漏此月中窟。
势若猿臂伸,矫甚龙角突。
安知鸿濛前,一一斧斤伐。
山灵偶出音,引流透一发。
下视谁当扪,震掉郁咆勃。
要使海可穿,漏此月中窟。
势若猿臂伸,矫甚龙角突。
安知鸿濛前,一一斧斤伐。
山灵偶出音,引流透一发。
下视谁当扪,震掉郁咆勃。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铭道的《天桥》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壮观的自然景象。诗人将大自然比作技艺高超的巧匠,精心雕琢洞山,仿佛在山体中挖掘出一条通向月宫的隧道。山势如同猿臂舒展,又如龙角突起,显示出人力难以企及的雄浑力量。诗人想象在鸿蒙初开之时,每一斧一凿都蕴含着天地之功。
山灵似乎在此刻发出声音,引导水流穿过这狭窄的通道,形成瀑布或溪流,向下望去,其壮丽令人惊叹,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造物者的赞美,展现了清人对于天地间宏大景象的独特感悟。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动态感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