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汪子(其二)
明 · 王廷陈
不合辄投簪,高踪众所钦。
波流奋独往,海峤发孤吟。
虽滞秦稽迹,犹县魏阙心。
徵书行且至,栖遁不宜深。
波流奋独往,海峤发孤吟。
虽滞秦稽迹,犹县魏阙心。
徵书行且至,栖遁不宜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思考和行动,以高洁的品性受到众人的钦佩。诗中提到的“秦稽迹”和“魏阙心”,分别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朝廷的期望,显示了这位隐士虽然远离尘嚣,但内心仍怀有对国家和历史的责任感。最后两句“徵书行且至,栖遁不宜深”则表达了即使朝廷征召将至,他也不宜过于深入隐居,似乎在暗示着回归社会或履行职责的可能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与责任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对个人品格和时代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