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山集
清 · 齐召南
鳌山临水一青螺,避寇曾传玉趾过。
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
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
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
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
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鳌山的秀美景色以及历史背景。首句“鳌山临水一青螺”以比喻手法,将山比作青螺,形象地展现了山体倒映在水面的秀美姿态。次句“避寇曾传玉趾过”则点出山名的由来,暗示着它曾是古代帝王避难之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第三句“牡蛎滩回春后雨”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景色,牡蛎滩可能是指山脚下或附近的海滨,春雨过后,景色清新宜人。第四句“飞龙纛映夕阳多”进一步渲染气氛,夕阳下的飞龙纛(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增添了壮丽与神秘色彩。
第五、六句“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和平时期航海活动的感慨,暗含对陆上战争的反思。最后一句“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以野寺和古人诗句为线索,引出对历史变迁和文人墨客情怀的怀想,以及对当下文治武功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了历史典故和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清朝文人对过往辉煌与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