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鹤轩为马浩澜题
明 · 张宁
琅玕娟净羽衣鲜,彷佛湘君驾月旋。
见实何年随凤下,报安常日有书传。
烟梢滴露秋先警,雨筱惊风夜不眠。
桃李无情莺燕别,凭留声节上芸编。
见实何年随凤下,报安常日有书传。
烟梢滴露秋先警,雨筱惊风夜不眠。
桃李无情莺燕别,凭留声节上芸编。
鉴赏
此诗以竹鹤为主题,描绘了竹与鹤和谐共生的雅致场景。开篇“琅玕娟净羽衣鲜”,以“琅玕”喻竹,形容其姿态娟秀,色泽纯净;“羽衣鲜”则描绘了鹤的羽毛鲜艳夺目,两者相映成趣。接着“彷佛湘君驾月旋”,运用湘君驾月的典故,增添了诗作的浪漫色彩,仿佛仙鹤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见实何年随凤下,报安常日有书传”两句,通过“随凤下”和“有书传”的隐喻,表达了竹与鹤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它们对人间安宁的守护与见证。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而鹤则代表着祥瑞与长寿,二者结合,寓意深远。
“烟梢滴露秋先警,雨筱惊风夜不眠”描绘了竹在秋日清晨滴露的景象,以及在风雨之夜的坚韧不拔,展现了竹的自然属性与品格。竹子在风雨中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最后,“桃李无情莺燕别,凭留声节上芸编”以桃李与莺燕的对比,强调了竹鹤的与众不同,它们虽处繁华之中,却能保持高洁之志,如同竹子一般,以其独特的“声节”(即竹子的生长声或风吹竹叶的声音)被记录在史册之中,成为永恒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竹与鹤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高尚品格与坚韧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