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开先寺漱玉亭赏析

开先寺漱玉亭

宋 · 李纲
未游漱玉亭,先诵东坡诗。
手持芙蕖跳下清泠中,疑非谪仙不能为此词。
后翁三十年,我亦游于斯。
飞桥已堙没,故迹多推移。
空馀高岩与深谷,落日惨淡松风吹。
白龙依旧出青峡,散沫下作清涟漪。
古来陵谷会迁变,况乃景物资人为。
云间滟滟吐寒月,清光不减翁当时。
相望一世发孤笑,坐使万古生长悲。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题为《开先寺漱玉亭》。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古代名篇的追忆与对自然景观的感慨。首句“未游漱玉亭,先诵东坡诗”,表达了诗人虽未亲临漱玉亭,却早已在心中吟诵苏轼的诗句,流露出对古代文学的深厚情感。

接着,“手持芙蕖跳下清泠中,疑非谪仙不能为此词”一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手持荷花跃入清澈水中的仙人,暗示了对苏轼才华的敬仰。随后,“后翁三十年,我亦游于斯”则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变化,三十年后,诗人也来到了漱玉亭,体验着相似的情感。

“飞桥已堙没,故迹多推移”描述了自然环境的变迁,昔日的飞桥已经消失,原有的痕迹也发生了改变。然而,“空馀高岩与深谷,落日惨淡松风吹”中,诗人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尽管物是人非,但自然之美永恒不变。

“白龙依旧出青峡,散沫下作清涟漪”通过想象中的白龙从青色峡谷中涌出,其喷出的水雾化作清澈的涟漪,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和谐。最后,“古来陵谷会迁变,况乃景物资人为”提醒人们自然景观和人事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云间滟滟吐寒月,清光不减翁当时”描绘了云层间月亮的光辉,如同古人一样明亮,象征着时光流转中不变的自然之美。诗人与古人相望,发出孤独的微笑,同时为这永恒的悲哀而长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