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侍宴玄武观诗赏析

侍宴玄武观诗

南北朝 · 江总
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星宫移渡䍐,天驷动行镳。
旆转苍龙阙,尘飞饮马桥。
翠观迎斜照,丹楼望落潮。
鸟声云里出,树影浪中摇。
歌吟奉天咏,未必待闻韶。

拼音版原文

jiéxiǎosānchūn

xīnbǎihuācháo

xīnggōng{wǎng/gān}。

tiāndòngxíngbiāo

pèizhuǎncānglóngquē

chénfēiyǐnqiáo

cuìguānyíngxiézhào

dānlóuwàngluòcháo

niǎoshēngyúnchū

shùyǐnglàngzhōngyáo

yínfèngtiānyǒng

wèidàiwénsháo

注释

诘晓:追问黎明,指清晨时刻。
三春暮:春季的末尾。
新雨:刚下过的雨。
百花朝:百花盛开,象征春天或美好的时光。
星宫:星空,比喻遥远而高洁的地方。
移渡䍐:星座似乎在移动,䍐(音gān)可能指特定的天文现象或误字。
天驷:天马,古代星宿名,这里比喻骏马。
行镳:行车,奔跑之意。
旆转:旗帜转动,形容行进中的队伍。
苍龙阙:以苍龙喻皇宫的门阙,显得庄严。
尘飞:尘土飞扬,形容行军或出行的繁忙景象。
饮马桥:供马饮水的桥,代指旅途中的地点。
翠观:翠绿的楼阁或山观,环境清幽。
斜照:夕阳的光辉。
丹楼:红色的楼阁,色彩鲜艳。
落潮:退潮时的景象。
鸟声:鸟儿的叫声。
云里出:从云层中传出来。
树影:树木的倒影。
浪中摇:在水波中摇晃。
歌吟:歌唱吟诵。
奉天咏:对天的颂歌,表达敬畏或赞美。
闻韶:听到韶乐,古代的一种高雅音乐,这里比喻高妙的乐曲或美好的事物。

翻译

春末追问黎明时,新雨滋润了百花朝会。
星辰仿佛移动了位置,天马拉动着行车前行。
旗帜转过苍龙的宫殿,尘土飞扬在饮马的桥上。
绿树成荫的楼阁迎接夕阳余晖,朱红的高楼眺望着退去的潮水。
鸟鸣从云层中传出,树影在波浪中轻轻摇曳。
我们吟唱赞颂皇天的诗歌,不一定要等到听那韶乐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玄武观举行的宴会景象。开篇“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两句描绘了时节和自然环境,春天将尽,新雨后百花盛放,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星宫移渡䍐,天驷动行镳”两句则通过对星象和车驾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神秘庄重的气息。“旆转苍龙阙,尘飞饮马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宏大场景,旌旗在龙形城楼间飘扬,马蹄踏过桥梁,带来了尘埃。

“翠观迎斜照,丹楼望落潮”两句则是从视觉和空间的角度描绘宴会现场,绿色的亭台迎接斜阳,红色的楼阁远眺海潮。随后,“鸟声云里出,树影浪中摇”又将听觉和动态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最后,“歌吟奉天咏,未必待闻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宴会的感受和期待,不仅是为了歌唱天子的美好,更是在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艺术境界。通过“未必待闻韶”,诗人暗示自己不必等待听到《韶》这种古代礼乐,自己的诗歌已经能够达到类似的艺术高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宴会场景的描写,以及对音乐和诗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个人才华的自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