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饶葆光赏析

寄饶葆光

宋 · 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蠹简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寄赠给饶葆光的一首表达敬意与感慨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饶葆光的品格和生活方式,展现出他超脱世俗、追求学问的高尚情操。

首句“先生骨相不封侯”,以“骨相”暗指饶葆光的品性,暗示他无意于功名利禄,即使骨骼清奇,也不愿为官封侯。接下来,“卜居但得林塘幽”描绘了他选择隐居在环境幽静的林塘边,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

“家藏蠹简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两句,赞美饶葆光热爱读书,家中藏书丰富,且亲自校勘,这种对知识的执着和勤奋令人敬佩。三十个春秋的辛勤工作,足见他对学问的投入。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表达了诗人对饶葆光广交朋友,却淡泊名利的态度,即使年事已高,仍坚守清修,不受世俗眼光左右。

最后两句“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以庞公自比,庞公是东汉末年的隐士,此处用来形容饶葆光的高尚节操,他像庞公一样,拒绝入仕,甘于清苦,坚守自己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饶葆光的学问之深、品格之高,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坚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