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待潮
宋 · 胡仲弓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潮至:潮水涌来。千艘:形容数量众多。
涛喧:涛声喧闹。
万鼓鸣:比喻涛声宏大。
晴雪:形容江面像晴天的积雪。
石塘:江边或海边的堤岸。
平:形容水面平静。
帆影:船帆的影子。
林端:树林的边缘。
波光:水面反射的光芒。
屋上明:照亮了房屋。
青山:青翠的山峰。
吴越:古代中国地区名,这里泛指江南。
相峙:相对耸立。
两含情:两山仿佛充满情感。
翻译
潮水涌来,千艘船只随之摇动,涛声如万鼓齐鸣。江面翻腾,如同晴天里的积雪被卷起,海面上涨,石堤仿佛变得平整。
在林梢边缘能看到船帆的影子,波光粼粼,照亮了屋上的景象。
远处的青山,从吴越之地绵延而来,两座山峦相对,似乎饱含深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潮水壮观的景象。首联"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生动地展现了潮水涌来时的巨大声势,如同千艘船只齐动,万鼓齐鸣,气势磅礴。颔联"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运用比喻,将白浪滔天比作晴天翻滚的白雪,形象地刻画出潮水翻腾的动态画面,同时描述了潮水上涨使江面与海边的石塘变得平整的情景。
颈联"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进一步描绘了潮水带来的视觉效果,远处的船帆在树林边缘若隐若现,而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得房屋上光影明亮。尾联"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以富有诗意的方式收束,将目光转向两岸青山,它们似乎因为钱塘江的壮丽景色而充满情感,增添了画面的静态美和人文意蕴。
整体来看,胡仲弓的《钱塘江待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