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牡丹有感
朱栏油幕醉潮生,何必姚黄与魏紫。
可怜老雨重相逼,令我见花减颜色。
如嗔似怨不肯言,粉汗淋漓泪沾臆。
昨朝雨止漏微晖,花亦欠伸长太息。
长太息,能几时,片片飞来落酒卮。
蜂蝶过门不复采,争向繁花媚别枝。
人生荣盛真无几,来如惊弦去疾矢。
风雨忧思况半之,束手入袖都休矣。
君不见沉香亭北倚栏人,马嵬日日飞灰尘。
鉴赏
这首《山房牡丹有感》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牡丹的生长环境和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名花开在名山里”,点明了牡丹生长于名山之中,暗示其非凡的品质与地位。接着“石气泉声助清泚”一句,以山间石气和泉水的声响衬托出环境的清幽与静谧,为牡丹的生长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空间。
“朱栏油幕醉潮生”描绘了牡丹盛开时的壮观景象,如同朱红色的栏杆被潮水般涌动的花朵所醉倒,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牡丹的繁茂与生机。接下来的“何必姚黄与魏紫”一句,以牡丹与历史上著名的两种牡丹品种相比较,强调了牡丹的独特与珍贵。
“可怜老雨重相逼,令我见花减颜色”表达了对牡丹的怜惜之情,老雨的侵袭让牡丹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接下来的“如嗔似怨不肯言,粉汗淋漓泪沾臆”更是赋予了牡丹以情感,它仿佛在无声地表达着对命运的不满与痛苦。
“昨朝雨止漏微晖,花亦欠伸长太息”描述了雨后阳光初现,牡丹似乎也在舒展身体,发出叹息,感叹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长太息,能几时,片片飞来落酒卮”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花瓣如同飞舞的蝴蝶,最终落入酒杯,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蜂蝶过门不复采,争向繁花媚别枝”写出了牡丹在凋零之际,不再吸引蜜蜂蝴蝶的光顾,而是独自面对着即将凋谢的命运。最后,“人生荣盛真无几,来如惊弦去疾矢。风雨忧思况半之,束手入袖都休矣”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人生中的荣耀与辉煌实属罕见,如同箭矢般迅速而来又离去,而风雨中的忧思更是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让人感到无力与无奈。
“君不见沉香亭北倚栏人,马嵬日日飞灰尘”作为结语,诗人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作为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主题,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对历史的兴衰变迁表达了深深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