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往八首(其六)
明 · 张煌言
几投珥笔几雕戈,屈指沧桑意若何!金狄岂愁王气尽,铜焦谁说死声多?五千甲盾收余烬,百二山河挽逝波。
天梦到今疑未醒,沈吟转忆「采薇歌。
」
天梦到今疑未醒,沈吟转忆「采薇歌。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追往八首(其六)》,诗人以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时局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志向的执着。
首句“几投珥笔几雕戈”,通过“投笔从戎”的典故,暗示了诗人从文人身份转向军事斗争的决心,展现了他为国捐躯的豪情。“屈指沧桑意若何”则直接表达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深深感慨,流露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接下来两句“金狄岂愁王气尽,铜焦谁说死声多”,借用了“金狄”和“铜焦”这两个象征性的词语,寓意外敌入侵和国家危难,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可能终结明朝气运的质疑,以及对民众抵抗力量的肯定。
“五千甲盾收余烬,百二山河挽逝波”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斗画面,即使面对残局,诗人仍寄希望于人民的力量能够挽回败局,保护河山。
最后两句“天梦到今疑未醒,沈吟转忆‘采薇歌’”,诗人感叹自己的理想或许还未实现,仍在梦中追寻,而“采薇歌”暗指古代隐士的归隐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遗民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坚韧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