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代阳春登荆山行赏析

代阳春登荆山行

南北朝 · 鲍照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
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
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
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
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拼音版原文

dàndēngjīngshāntóu

dàonányóu

zǎoxíngfànshuāng

táihuáliú

tiàoyúnbiǎo

qióngjìnzhōu

fāngdōulièwànshì

céngchéngdàigāolóu

zhūxuānchí

fēnfēngǎoliú

fēnyìngshān

xuānzhúfēngshōu

huāluànpíngyuán

sāngzhèyíngpíngchóu

pāntiáonòngjīng

jièzhéfāngróu

suīchéng

niànzhějiěyōu

qiěgòngqīngchūnjiǔ

chángdēngshānqiū

注释

旦:清晨。
荆山:地名,代指高山。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道难游:行走困难。
早行:清晨出行。
犯:遭遇。
霜露:早晨的寒霜和露水。
苔滑:青苔湿滑。
不可留:不能停留。
极眺:极目远望。
云表:云端。
穷目:尽目力所及。
帝州:京城。
方都:都城。
万室:形容房屋众多。
层城:多层的城墙。
高楼:高大的建筑。
奕奕:光彩熠熠的样子。
朱轩:红色的车驾,指贵族的车马。
驰:疾驰。
缟衣:白色的衣服,这里代指行人。
流:形容人来人往的样子。
日氛:阳光的氛围。
山浦:山边的水滨。
暄雾:温暖的雾气。
逐风收:随着风逐渐消散。
花木:花草树木。
乱:遍布。
平原:广阔的平地。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见的经济作物。
平畴:平坦的田野。
攀条:攀爬树枝。
紫茎:紫色的植物茎干,这里可能特指某种植物。
藉露:借着露水。
折芳柔:采摘下芳香而柔嫩的枝叶。
遇物:遇到景物。
虽:虽然。
成趣:产生乐趣。
念者:心中挂念的人或事。
不解忧:不能解除忧愁。
且共:暂且一起。
倾春酒:畅饮春天的美酒。
长歌:高声歌唱。
登山丘:攀登山丘。

翻译

清晨登上荆山的顶峰,坎坷的道路行走艰难。
清晨出发穿越霜露,青苔湿滑无法停留。
放眼远望直入云端,极目所至皆是京城的景象。
都城中排列着数以万计的房屋,层层城墙环绕着高耸的楼宇。
华丽的红色车马疾驰,穿着白衣的人群熙熙攘攘。
阳光照耀在山边的水滨,温暖的雾气随风散去。
花草树木遍布广阔的平原,桑树和柘树布满了平坦的田野。
手攀枝条玩弄着紫色的茎干,借着露水采摘下芳香柔软的花叶。
遇见这些景致虽能生出乐趣,但心中挂念之事仍解不开忧愁。
暂且一起畅饮春天的美酒,高声歌唱攀登那山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早晨登上荆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美好情感。

诗人先从实录登山之难开始,"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这里展示了诗人的勇气和对自然的探索欲望,同时也通过"苔滑不可留"传达了一种警觉,即便是春天,山间仍不乏险峻。

接着,诗人眼界开阔,视野辽远,以"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来描绘了山之巅的壮丽景象和山下城市的繁华。这不仅是对眼前景物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胸襟开阔、气势宏大的情怀。

随后,诗人转向山间生活的细节描写,"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这里通过对车马行走声响、衣带飘扬、日光与水气的互动、春意盎然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生机勃发的景色,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

但在这美好情境中,诗人却也透露出一丝思念之情,"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这里的"念者不解忧"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思考,而最后劝酒唱歌则是希望在大自然中寻找慰藉,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抒去世俗烦恼。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猜你喜欢